已有 76 次阅读2025-2-14 07:03 |系统分类:时政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12日发布情况通报,证实一名中国留学生近日不幸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遇害。
▲警方正在案发地进行调查
情况通报称,根据洛杉矶警方通报,就读于南加州一所高校的一名中国留学生近日在其校外住所不幸遇害,目前案件正在加紧调查中。
总领馆表示高度重视领区中国公民安全,对该中国留学生不幸遇害深感震惊和痛惜,向其亲属表示深切哀悼和诚挚慰问,对凶手犯罪行径予以强烈谴责。
总领馆已敦促美方加快案件调查,尽快将凶手绳之以法。总领馆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协调校方等为善后处理等事宜提供积极协助。总领馆将继续密切跟进案件侦办情况,为家属提供必要支持。
2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遇害留学生的一名同校好友,她表示,自己现在非常愤怒。在她心中,遇难者是一位非常有天赋、很聪明的人,也是她见过最善良的人之一。她听说当地警方会在美国时间13日举办发布会,通报更多内容。此外,她还希望能有更多的知情人给当地警方提供更多的信息。
死者的另一名好友告诉红星新闻,死者生前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则信息,但已经删除。死者在文中称其男友曾对她进行暴力殴打和性侵,并尝试将她送进监狱和切断她的联系。2月13日,记者查询死者社交媒体,并未发现该信息,但发现多张死者与一名年长白人男性的合照。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还获取了一份加州艺术学院校内的公告。公告称,遇难学生为该校四年级本科生,系在校外遇害,警方正以凶杀案来进行调查,学校也正在协助警方进行调查。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洛杉矶郡法医检验部门发布的消息,该留学生出生于2001年8月15日,死亡日期为2025年2月4日,死因为“多处创伤”。
▲当地法医发布的报告
据当地媒体报道,经法医确认,一名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学生于2月4日被发现死于纽霍尔市Nandina Lane公寓。
警员在对死者的住所进行福利检查时,于下午6时45分左右发现她已经死亡。目前有一人因涉嫌谋杀而被通缉。凶杀案调查局正在寻求公众的帮助,以确认一名嫌疑人的身份。该嫌疑人被描述为一名男性,有人看到他在前一天晚上进入受害者的公寓,然后在发现她死亡的当天下午从她二楼卧室的窗户离开。
根据当地媒体获取到的信息,遇害者遗体可见“多处创伤”。凶杀科相关调查人员透露,死者与一名男性室友合租,但现有证据显示,该室友与此谋杀案无关。其死因被列为“多处创伤”,但法医最初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中并未给出具体细节。
红星新闻
前几天,留学圈传来一则悲痛的消息,一名23岁中国大四女留学生在美国加州的公寓内遇害身亡。
根据各方消息透露,受害人庄同学是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的一名大四学生。
她的好友介绍,庄同学曾在国内某高中国际部毕业,成绩优异,以满分的托福成绩进入加州艺术学院并拿到奖学金。
即将毕业的她本有大好前途,然而,她的一生在这场恶性事件中戛然而止。
加州女留学生遇害
根据她朋友的讲述,2月3日晚9点,国际学生办公室老师在学生群里发消息,称一位中国学妹已经缺课一周,且无法联系到她,希望大家提供任何线索。
2月5日午夜过后,圣克拉丽塔山谷警方接到报警,前往位于纽霍尔南天竹巷(Nandina Lane)的一处公寓进行福利检查。
在现场,警方发现了一名女性的遗体,初步判断死亡时间为2月4日晚上6点45分左右。
经洛杉矶法医办公室确认,死者正是这位失联的学妹,死亡方式为他杀,死因是多处受伤。
目前,洛杉矶警察局正在进行案件调查,案件已经引起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的关注,领馆正在协助家属处理后续事务。
根据洛杉矶警方发布的消息,目前凶手暂未落网。
死者的室友是最早发现遗体的人,但警方已确认其并非嫌疑人,且正在配合调查。
死者的好友向媒体透露,她认为自从学妹与一名年长她许多的白人男友交往后,她的精神和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
她的男友是一家艺术公司的CEO,两人交往时间不超过一年。朋友回忆起,每当她询问有关学妹与男友的事情时,学妹总是回避不谈。
尤其是在过去半年到一年里,这位男友似乎加大了对学妹的控制,学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也变得阴暗扭曲,完全不同于之前阳光积极的风格。
但是警方在记者会上指出,杀害庄同学的并非传闻中的白人男友,而是一名亚裔男子。
调查显示,案发前一天,死者曾与一名男性一起待在公寓内,警方初步推测该男性与死者相识,并可能是案发当晚的最后一位接触者。
在监控画面可以看到,这名男性是亚裔,穿着黑色长袖衫和黑色裤子,并在案发当天下午从公寓二楼的窗户离开。
警方认为这起案件并非一起随机暴力事件,死者与嫌疑人之间应该存在某种关系,死者可能是主动让嫌疑人进入了公寓。
深陷“有毒关系”的留学生
庄同学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失踪和谋杀案件,调查中透露的更多信息令人心碎。
生前,她在社交媒体上曾公开控诉,称自己在恋爱关系中遭受了暴力和心理虐待。
男友不仅情感上控制她,还动手打过她,并威胁将她送进监狱。
庄同学描述这段感情时提到,自己是完全盲目投入的,对方用虚假的“爱”把她困住,几乎摧毁了她的自信和未来。
她称男友的话几乎全是谎言,显然她在这段关系中感到极大的困惑和痛苦。
她甚至提到,男友试图切断她与外界的联系,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即使庄同学的白人男友并非犯罪嫌疑人,但他的这种控制不仅是对庄同学精神上的摧残,还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暴力。
庄同学的经历并非个例,尤其对于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留学生来说,这类情感暴力和心理虐待的隐患时刻存在。
还记得去年“谷歌华人工程师杀妻案”吗?
凶手陈某与受害人于某在2014年共同考入清华大学并相识,成为情侣。2018年,两人一同考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翌年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陈某进入谷歌工作,于某则加入亚马逊,2021年跳槽至谷歌。2022年,他们结婚,并决定在美国定居,在硅谷附近购买了一处205万美元的房产。
两位顶尖理工学霸,从校园恋爱一路走到高薪企业,过着体面的中产生活。
但是原本平静的小日子于2024年1月16日突然变故,陈某因暴力冲突致妻子头部多次受击,最终导致她死亡。
留学生的有毒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恋爱关系,还有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
2018年,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对室友投毒,被法庭指控“一级谋杀未遂”。
这名中国留学生杨裕凯(Yukai Yang,音译),被判处最短7年、最长20年监禁。
远离家乡,独自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留学生们常常面临着情感上的孤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多重困境。
尤其是对于那些初涉异国生活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应对技巧,难以辨识自己是否陷入了不健康的关系,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危险的境地。
孤独感和无助感成了他们情感世界中的隐形枷锁。
一旦陷入操控性关系,许多留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信息,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着情感暴力。
在这种情形下,他们更容易成为情感操控和暴力的受害者,而这种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庄同学、谷歌杀妻案以及室友投毒案等悲剧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留学生群体中潜藏的有毒关系是多么值得关注。
这件事比鸡娃更重要
留学生在海外的独立生活是成长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自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留学生常常因为孤独感、文化适应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沉默,尤其在情感关系中,容易受到心理操控和情感虐待。
庄同学在社交媒体上的控诉说明了她在遭遇暴力时的无助,而远离家人和朋友的孤立感使她错失了及时寻求帮助的机会。
因此,留学生要意识到建立强有力的支持网络的必要性。
定期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尤其在感情关系出现问题时,不应害怕求助。
另外留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设立清晰的界限,避免向不友好的行为妥协。在遇到任何暴力或威胁时,立即向当地警方或学校寻求帮助。
大多数学校都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甚至会为遭遇暴力的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因此,不论是情感虐待还是其他形式的暴力,都不应隐忍。
无论在任何时候,勇敢发声是避免悲剧发生的第一步。
对于留学生家长来说,送孩子出国深造,追求更好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但往往忽视了孩子在异国他乡面临的孤独、文化差异和情感问题。
这起悲剧提醒我们,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当孩子远离家人和熟悉的社会环境时。
父母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况。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生活和交友圈。
如果孩子在情感上或人际关系中出现不适,应该主动询问,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困惑和痛苦。
同时,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识别有害关系、如何设立个人界限以及如何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求助,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另外父母还应当关注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生活适应问题。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独立生活带来的压力,往往会加重留学生的心理负担。
作为父母,我们要意识到,留学生不仅仅是“远离家”的学生,他们在异国他乡也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和生活的挑战。
只有真正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才能帮助他们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比孩子学成归来、功成名就更重要的是平平安安,健康快乐。
Letsight
是时候,
对国外留学祛魅了。
01
加州女留学生遇害案,
因为社交照片再次冲上风口浪尖。
02
2月13日,
23岁的中国留学生庄某涵(音译)
在学校外的公寓里不幸遇害。
据网络知情人透露,
这个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女孩,
当年以托福满分
考入世界顶尖艺术学院,
每年光学费就至少42万。
本以为她即将学成归来,
却在毕业前惨死在校外公寓。
周围的人原本怀疑,
凶手是她的白人男友,
可从监控里得知,
嫌疑人是一位亚裔男子,
事发前一晚和庄某涵一起回公寓,
案发当天下午跳窗离开。
案件细节警方正在调查,
我们静等后续。
但随着庄某涵社交媒体公开,
更多细节浮出水面,
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
我更想借这个事件,
聊一聊留学生群体背后,
那些不容小觑的问题。
03
在没出国之前,
庄某涵是一个“乖乖女”。
父母虽然早早离婚,
但家庭条件优渥,
是个富养长大的女孩。
她的成绩也很优秀,
当年是以优异成绩
考入美国加州艺术学院。
这个学校,
动画专业排名全美前三,
她的留学并非为了“混学历”,
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
也有优秀的起点。
在同学们眼中,
庄某涵是一个
阳光、外向、可爱的女孩。
她热爱文艺,
穿着白衬衫在阳光下画画,
身着汉服弹奏古筝,
临摹敦煌壁画,
甚至不敢打耳洞,
不敢穿短裙。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艺女孩,
出了国后却完全变了一个人。
根据她的社交媒体
和同学们的叙述,
促使她发生巨大转变的,
是一位中年白人男友。
这个白男比她大了20岁,
是一家艺术公司的CEO,
但这位男朋友,
之前就因暴力行为被捕。
2023年6月,
庄某涵到他的画廊实习,
8月开始夜不归宿,
10月就退掉宿舍搬到了公寓。
从那时候开始,
她整个人气质都变了。
翻看她的社交媒体,
你会发现大量
比较轻浮和轻佻的照片,
无论是穿衣风格还是眼神动作,
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有同学透露,
她还曾在课堂上晕倒,
被校医发现手臂上有捆绑痕迹。
她曾发文控诉男友,
对她进行精神控制、
暴力虐待和强制性侵。
可她很难离开他。
生前她也向闺蜜袒露:
“他又打我,还逼我拍裸照。
可他说这是爱的证明……”
她的画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前,她的画风正常、清新,
但与男友在一起后,
作品变得颜色艳丽、笔触凌乱,
充满了血腥暴力,
令人感到莫名的压抑。
其中一幅画中,
金发白男手持长枪,
脚踩地上的龙,
寓意似乎有所指。
有微博网友扒出,
她的账号收藏夹里有许多
关于如何获取绿卡的视频,
她曾写道:
“他说我的绿卡要靠他搞定”
“上周把我锁在画室三天”
“我在地狱等你”……
庄某涵的悲剧确实令人痛心,
但她的巨大转变,
更让我们陷入深思。
虽然最终是那个亚裔男人
直接造成了她的死亡,
但从她留学的这几年来看,
她好像是一步步在走向深渊。
她的转变,
或许和文化冲击,
以及国外的环境有关。
一个年轻的女孩,
三观并未健全,
学的还是艺术。
突然来到异国他乡,
接触到完全不同的文化。
在陌生的环境中,
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
继而被误导走入歧途。
尤其是一直以来,
西方影视剧中常常见到,
那种大胆扭曲的爱情观,
让她在缺乏足够辨别能力的情况下,
轻易地被所谓的男友操控,
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04
今天为什么要写庄某涵这个事件呢?
因为这样的悲痛遭遇,
不仅仅是她一个人,
很多留学生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今我们很多家长,
尤其是条件不错的家长,
对国外精英教育带有天然的滤镜,
他们举全家之力把孩子送到国外,
以为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殊不知这可能是从一个土坑,
跳入了另外一个火坑。
我身边很多条件很好的家庭,
都会想着送孩子出国留学,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
一出国就失控了。
原本在国内听话懂事的
“乖乖仔”“乖乖女”,
到了国外后性情大变,
从一个极端,
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许多留学生一出国,
进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圈子,
就很容易陷入认知陷阱。
觉得裸露、嗑药、自由性关系,
才是西方先进的思想,
才能展示所谓的自由、独立,
而那个时候父母却悔之晚矣。
05
首先,
是国外开放性文化的冲击。
一位广东的女留学生叙述:
她是从国内某顶尖学校出国读研的,
出国前从没谈过男朋友,
性观念也极度保守,
但到了国外发现,
大家频繁谈论性话题,
穿着暴露,
保守的她反而成为那个异类。
为了融入环境,
她开始接受这种开放的文化,
最终也被圈子同化了。
其实留学生活很枯燥,
异国他乡,
没有亲人的嘘寒问暖,
没有熟悉朋友的陪伴倾诉,
性就在一定程度上,
成为了社交工具,
没有这个工具,
就融入不了这个圈子。
我曾遇过一个留学朋友,
他说他们留学生圈子都是默认:
国内有女友,
但出国就单身。
甚至还有留学生,
以性伴侣多少为炫耀,
异国他乡,没人认识自己,
人性就很容易把道德感放的很低。
一些留学生圈子,
还流行找异性“搭铺”。
什么叫搭铺?
就是假借恋爱名义合租一张床,
既能省钱,
又能解决性需求,排解寂寞,
大家也都默认回国就分手。
在中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
突然去到西方的教育环境下,
很容易对人生观,
世界观形成冲击。
西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早已历经性开放等文化的冲击,
他们早早形成自己应对方式。
但中国孩子没有经历过这些,
他们大多在保守的环境中长大。
家庭和学校对性教育遮遮掩掩,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
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如此开放的性观念和文化。
所以一旦置身国外,
面对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
在孤独的驱使下,
很容易失去自我。
06
其次,
很多留学生没有自律的能力。
搜索一下真实的留学生生活,
你会发现很多留学生的生活,
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家长花着巨款送他们去读书,
可一些留学生根本不去上学,
每天喝酒、打牌,
关在家里打游戏,
玩到凌晨三四点,
睡到下午两三点,
再赖床到晚上。
出个国也不融入当地环境,
也不和当地人交流,
最后水个学历就回来了。
真实的留学圈子很乱,
有怀孕的、有打胎的、有得病的,
甚至还有生了孩子的,
可怕的是家长完全不知道。
在国内,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被“包办”:
父母监督生活起居,
老师负责学习规划,
孩子只需要听大人安排好好学习。
所以在大人眼中,
他们就是自律的乖孩子。
但这不是真正的自律,是他律。
国外的教育体系截然不同,
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这里,
没有父母时刻在身边的唠叨与督促,
也没有了老师每日紧盯着学习进度,
还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
人性中固有的懒惰和放纵因子,
在缺乏管束的环境下迅速膨胀。
对于那些
本就没有自律能力的孩子而言,
一旦脱离了原有的束缚,
只会变本加厉地放纵自己。
07
最后,
就是最深层次的心理反抗。
在所有人心里,
庄某涵都是乖乖女。
但或许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
她从小缺乏爱与安全感,
骨子里的叛逆,
或许是她不曾展示的一面。
为什么很多孩子,
一出国留学就完全失控了?
其实他们不是变坏了,
而是不装了,
把另一面的自己展示出来了。
东亚的孩子,
从小就是生活在压力环境下,
要考上重点初高中,
要去读名牌大学,
不能谈恋爱,
不能爱漂亮打扮,
甚至和异性多说几句话,
都会被老师家长批评责骂。
很多孩子都会活的很压抑。
有压力,就自然有反抗。
而当他去到一个更宽松,
更开放的环境,
甚至父母管控不到的时候,
就会化为更凶猛的反抗。
他们会觉得:
反正没人认识自己,
反正没人管控自己,
于是逐渐走向自己的一个相反面。
当然,
我今天也并不是说,
出国留学就完全不好,
它当然也有好处也有坏处,
能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增长我们的见识和认知,
也是出国留学的很多好处。
不是一杆子打死所有留学生,
而是说家长一定要根据个人情况,
为孩子选取最合适的路。
出国留学,
并不适合每一个中国孩子,
只有形成了成熟的三观
和强大的自律能力,
才能去尝试。
这样他们,
就能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真正吸收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有句话说得好:
我们生活在各种围城中,
围城里的人想出来,
围城外的人想进去。
其实,留学也是如此。
许多家庭现在,
正不惜一切把孩子送去国外留学,
希望他们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然而许多留学归国的孩子却发现,
海外学历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
许多公司不认可
那些很水的海外学历,
除非是顶尖大学的文凭,
否则即使归国,
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所以,
是时候对这些国外留学祛魅了。
拾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