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home.myoldtime.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已有 57 次阅读2024-5-7 07:13 |系统分类:时政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提到香飘飘,不少人能想起来的恐怕还是那句经典的广告词:

一年卖出三亿多杯,杯子连起来能环绕地球一圈。

但就在这两天,香飘飘猛然成为了网络热点,这就是:

香飘飘包装讽日事件。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估计部分朋友已经看过相关信息,这里我再简单理一理这个事儿。

五一假期里,网上流传出一个信息。

有网友说,假期去日本,在饮料柜里发现,香飘飘Meco的包装上用中日双语印着嘲讽日本核污染水的文字:

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

请日本政客把核污水喝了

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

可以没有日本,但不能没有海洋……

香飘飘在日本这样硬刚日本排放核污水,一下引得国内网友拍手叫好,真是解气。

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榜首。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对于这个事儿,香飘飘第一次官方正式表态是在5月4日晚上。

香飘飘官微回应九个字: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接着是5月5日凌晨,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深夜为赴日回国员工举牌接机。

就是下面这张图片。

据说,这是网友拍到的。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然后,在当天晚上,香飘飘总裁杨冬云走进直播间,表示对好样员工奖励10万元,并且捐出当晚8点至24点的所有直播收入给环保基金会。

在淘宝旗舰店,香飘飘也打出“买立赠热搜同款杯套”的宣传标语。

“同款杯套”,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接着也就是大家知道的:香飘飘爆火。

最近几天,超千万网友涌入香飘飘直播间,销售额从原来的2500元暴涨到100万元,涨幅高达400倍。

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香飘飘的股价涨停,一天市值涨了7个多亿。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不过,很快,网上也出现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人怀疑香飘飘是在搞“爱国营销”。

我看了下,他们的理由主要有几点:

一是怀疑是摆拍。

这个观点是说,显示卖有嘲讽日本杯套香飘飘奶茶的店,是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

这家店是中华物产店,去买东西的人主要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

而在其他地方,比如上野的店里,就没有卖。

有在日本的网友,在抖音上发视频展示了香飘飘奶茶杯,的确没有杯套。

一位在日本的网友在抖音上传的视频截图

一位在日本的网友在抖音上传的视频截图

二是有疑似涉事商店员工的发声。

具体内容在下面图片里,大家可以看看。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三是说香飘飘的高管在这次事件前增持股票。

言外之意,这个事件让香飘飘股价上涨,高管们也赚到了。

我查了下,5月6日,香飘飘的确发布公告,公司总裁杨冬云,董事兼副总经理杨静,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邹勇坚,原公司财务总监李超楠等4人共增持公司股份1318171股,增持金额合计1826.82万元。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根据上面三点,有人认为,香飘飘似乎是把“爱国情怀”当成一门生意,为自家产品博流量。

目前,关于香飘飘嘲讽日本事件,主要信息大体是这么多。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判断。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老话说,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香飘飘是不是爱国营销,相信时间终会给出答案。

在这里,我先想简单说下自己的一个看法。

不少网友追捧香飘飘,甚至给香飘飘贴上“爱国”的标签。

在我看来,类似的事儿(不只是指这次香飘飘),如果是普通人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公司有意为之就不太合适了。

就像在抖音上认证为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科博士、北大国际政治博士的博主“姚博士看世界”在视频里说的:在我们国内,大家很开心,企业盈利上升,看起来双赢。

从日本官方来说,这个只是企业行为,他们可能会从外交途径做些反应,总体问题不大。

但是,从民间看就不同了。

日本网络上已经有人纠集去这家店或者类似的中国店铺抗议,而事情闹大的话,日本有议员可能推动出台法案,严查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产品,相关出口手续会变得繁琐,部分出口可能也会受到冲击。

直接受损的可能会是日本华人和相关企业了。

在商言商,和气生财。

还有老话说,“在家三辈老,出门三辈小。”

如果真要开拓国际市场,就应该去研究当地的风俗、文化。

我记得2019年,华为遭受美国最无礼、最野蛮的打击。

但当时,任正非说了一段话,很有启发意义。

他说,“我们不会轻易狭隘地排除美国芯片,尽管我们自己的芯片成本低,但我们还是要购买美国的芯片,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而是要同步成长。”

这就是胸襟。

如果想成为跨国企业,在外国多卖产品,为国家多赚外汇,就是成功。

反之,如果为一己之私,败坏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那当人人诛之。

香飘飘一夜爆火: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爱国?

爱国,大家现在谈得比较多。

今天,也聊聊我粗浅的看法。

爱国很崇高、宏大,但也很具体、细微。

爱国,始自爱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变得更好。

比如,作为一个个人,你不能一边高喊爱国,一边又把U型锁狠狠砸向自己的同胞,这算哪门子爱国?

记得10多年前,凤凰卫视一档节目里,有个学生讲的一段话很精彩:

抑制日货,并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货。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各行各业都做得比它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的清廉,我们的街道比他们的干净,我们的桥比他们的结实,我们的年轻人比他们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但很遗憾,不少人到今天还达不到这个认知。

华为日本官网

华为日本官网

再到企业层次。

什么算是爱国企业?

放在现实里,一个企业,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三条,恐怕才有谈爱国的最起码资格:

一是对员工。是不是交了“五险一金”,节假日能不能保证?

二是对国民。是不是摸着良心做产品,童叟无欺?

三是对国家。有没有照章纳税?

三条看起来很简单、很基本,但是能做到的又有多少,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

在最高领导人的一篇讲话里,指名道姓的“爱国企业家”有几位:张謇、卢作孚、陈嘉庚、荣毅仁、王光英。

他们的爱国之心,表现在实业报国上,在毁家纾难上,在造福桑梓上。

“爱国”两字,千钧之重,哪里是平常者堪当的?

爱国,更不能成为一门生意。

正解局


香飘飘,墙外“讽日”墙内香

用烧开的娃哈哈冲泡香飘飘,是为国货之光打Call的新方式?

文 | 佘宗明

娃哈哈激起的野性消费热潮才退潮不久,香飘飘就又给它「充值」续上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现在香飘飘就宛如那只大鹏,乘着民族情绪的东风,股价扶摇直上。

满屏「硬刚日本」的盛赞,为其裹上了「国货之光」的滤镜。

接下来,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一堆人将烧开后准备用来泡白象方便面的娃哈哈,冲进杯装香飘飘里?

01

将香飘飘推上舆论高地的,是「产品包装讽日」风波。

虽然新闻五要素(When,Where,Who,What,Why)「五缺三」,但这不影响风波发酵。

事件起因,很多人都知道了:五一期间,有网友给博主投稿称,在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意外发现,店内香飘飘旗下产品杯套上印有嘲讽核污水排放到海洋的标语,包括「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可以没有日本 不能没有海洋」「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等。

▲网友爆料。

▲网友爆料。

中国品牌,在日本超市内,打出「讽日」标语……这贴脸开大的操作,让很多网友重温起了看到电影中精武英雄一脚踢爆「东亚病夫」牌匾时的快感。

消息曝出后,#香飘飘日本超市讽核污水#的话题愣是从「胖猫」离世事件包圆的热搜里撕开一道口子,当天登上了热搜榜第1。

踏破营销铁鞋无觅处,得来热搜全不费工夫,香飘飘官方迅速伸出双手去承接这泼天富贵,用一套组合拳把自己焊在了热搜上:

1,5月4日晚间,香飘飘官微发文称:「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

2,5月4日晚,香飘飘抖音直播间迅速上架「同款杯套」

3,5月5日凌晨,香飘飘董事长现身机场接赴日回国员工的照片传出

4,5月5日晚,香飘飘总裁在直播间表示,对好样员工奖励10万元,捐出当晚直播收入给环保基金会

▲香飘飘董事长5日凌晨在机场迎接归来的「香飘飘勇士」。

▲香飘飘董事长5日凌晨在机场迎接归来的「香飘飘勇士」。

一通操作下来,香飘飘也摸上了秦始皇摸过的电门:5月4日和5日,其直播间日销售额大涨约400倍,5月6日开盘后,「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大幅高开,直接涨停。

蜜雪冰城跟瑞幸无形中成了输家:在国内打商战跟跑到海外打巅峰赛对比,格局着实甚微——尽管「讽日」标语在日本舆论场尚未激起多大声量。

02

罗伯特·希勒在《叙事经济学》中说:叙事是一种人为建构,混合了事实、情感、人情味和其他在人类头脑中留下印象的繁枝细节。

任何企业,都离不开经济叙事。在希勒看来,经济叙事大行其道依赖于几个附属元素——人情味、身份认同和家国情怀,这些元素至关重要。

香飘飘的翻红,俨然为此提供了注解。

「民族气节」「品牌担当」……诸如此类的赞许,以铺天盖地之势压过了坊间少许针对杯套出自谁手、超市面向华人的质疑。

许多以往会因为配料表最前面是「植脂末」而嫌弃香飘飘的人,又因为香飘飘融入了家国情怀配方而「黑转粉」——毕竟,喝香飘飘喝的不是奶茶,而是家国情怀。

▲香飘飘贡献了不少热搜词条。

▲香飘飘贡献了不少热搜词条。

有意思的是,此事的走向不乏「网民与企业共创」的成分。

起初有网传消息称,杯套上的标语系香飘飘被借调到海外事业部的00后女员工制作,她可能因此被公司处理,之后有正能量大V@白象、鸿星尔克等国货品牌:万一该员工收到处分,你们能不能给她提供新工作机会?这些品牌官微纷纷予以正面回应。

▲某正能量大V为此事@多家国货品牌。

▲某正能量大V为此事@多家国货品牌。

香飘飘官微之后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该员工一边,香飘飘直播间放起了《亮剑》主题曲BGM,主播穿的是贴有中国心贴纸的纯红色上衣,对网友的称呼也从「宝子们」改成了「同志们」……这么一来,人情味、身份认同、家国情怀都集齐了。

用交投名状的方式换来「民族企业」的心智,香飘飘的叙事策略是成功的。

03

经此一「役」,香飘飘要重新定义「飘了」。

「飘了」以往指的是自我膨胀,是在装A和装C之间漂移,但香飘飘进行语境重构后,「飘了」的所指可以是有魄力、有勇气。

香飘飘「飘了」后,其股价也在不少网民的力挺下「飘了」起来。

事实上,过去几年,香飘飘处在增长承压的状态。

2020年至2022年,在奶茶店遍地开花的背景下,香飘飘业绩颇为惨淡。同为冲泡赛道的选手,速溶咖啡和现制茶饮成了资本宠儿,粉末式冲泡奶茶却如同市场弃子。

香飘飘彼时的境遇,从「昔日的国民奶茶,今天的时代眼泪」「时代抛弃香飘飘」之类的标题中不难窥见。

到了2023年,香飘飘靠着「冲泡+即饮」的「双轮驱动」中的即饮(如Meco果汁茶、香飘飘瓶装牛乳茶、兰芳园系列液体奶茶等)回了些血,营收跟利润齐头并进,但很多人仍不放心: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40圈,香飘飘还「飘」得动吗?

2024年是香飘飘的公司「二次创业」重要阶段,香飘飘在计划把即饮业务打造成第二成长曲线之外,还将品牌出海当做提振业绩的重要一步。

现在看,出海过程中的「讽日」小插曲,让香飘飘近期又能「飘」起来了——它绕地球的速度本来在减速,可一堆网民给它踩下油门。

▲香飘飘热搜同框饮品已上线。

▲香飘飘热搜同框饮品已上线。

都说「用魔法打败魔法」,香飘飘正用魔法打败新茶饮们打败自己的魔法。

看着香飘飘身上上演的乖谬剧情,不知道因「外卖变白水」而深陷胖猫事件余波的茶百道,会不会反思向「茶百道爱心基金」捐赠100万元的补救策略有误?

04

汉宁·里德说:爱国主义是人类情感的超级电容器。每当人类情感面临枯竭、失效的危机,爱国主义总能给它充上电。

香飘飘的「墙外讽日墙内香」,无异于对此做了延伸:每当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利用那种热辣滚烫的情绪也能给自己「续航」。

当民意被水面上的那股激流所代表时,「民心可用、民力可恃」自然也会在商业跟政治交叉的地方迸发出巨大能量。

怎么用,如何恃?

最好的策略,或许就是四两拨千斤——用正确到不能再正确的立场和表态做支点,将坊间情绪作为杠杆,通过「共情召唤」策略不断为自己加杠杆。

香飘飘将自己绑在「国货之光」战车上的操作,就是实践。

▲5月5日晚,香飘飘总裁在直播间表示,将当晚直播收入捐给环保基金会。

▲5月5日晚,香飘飘总裁在直播间表示,将当晚直播收入捐给环保基金会。

尽管李宁帽帘事件证明了,那股情绪洪流具有既能「载舟」也能「覆舟」的二象性,某些魔法具有内生的「反噬」结构,但香飘飘目前得到的更多的是红利。

要知道,这么一场泼天富贵,是它多少年高昂营销费用都换不来的。

我之前曾引用过一句话:所有的代价,都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认识自己而付出的代价。

很显然,香飘飘认清了自己,至少是认清了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用户基本盘——它的受众才不会理会亨利•大卫•梭罗对那股情绪的「定义」。

那些还在拿「爱国营销」弊害说事的「清醒派」,也没必要去唏嘘感慨:人家天生一对,哪轮到你这……来反对?

不如放弃劝人情结,尊重他人喜好。

数字力场


香飘飘“讽日事件”,开了一个特别糟糕的先例

从香飘飘“讽日事件”看,无论它是主动炒作还是被动迎合,都折射了当下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网络情绪(流量)这个命题。

撰文丨魏英杰

卖奶茶的香飘飘,这回是拿捏住了泼天的流量。

因为所谓的“讽日事件”,无数网友涌进香飘飘直播间,直接把香飘飘的店铺日销售额抬升数百倍,原来一天只能卖几千块,当天暴涨到上百万元。香飘飘的股价也一日飞升,节后首个交易日即收获涨停板。

这几年销售不畅的香飘飘,借助这一波流量,大有逆势回升之势。但是,企业主动利用网民情绪,收割小粉红流量,真的是好事吗?

在我看来,这不止是危险的,而且是有害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遭遇流量反噬,对企业更有倾覆之危。网红经济时代,成也网红,败也网红,许多企业因此一夜暴得大名,却也可能因此一朝跌落谷底。

图/网络

图/网络

深谙流量规律的胡锡进,对香飘飘“讽日事件”都是嗤之以鼻,不假颜色,直斥此举“涉嫌用‘员工个人行为’的摆拍制造噱头,消费、愚弄公众的爱国情怀,这种摆拍与编造‘小学生把作业本丢在巴黎’没多大区别”。

措辞非常严厉了。

01

从事情本身来看,香飘飘“讽日事件”开了一个糟糕的先例。那就是在海外打民族情绪的旗号,收割国内的小粉红流量。墙外“开花”墙内香,软饭硬吃,不仅是吃相难看,而且大有不计后果的意味。

以往很多企业卷入其中,多少有被动接受的意味。比如鸿星尔克,面对顾客随便拿件商品、丢了钱就跑的行为,以及无数网友冲进直播间“野蛮消费”的局面,也只能无奈地呼吁要“理性消费”。

而且,这类事件多发生在国内,罕有企业会在海外大做文章。毕竟,企业是理性经济人,既然要开拓当地市场,又怎么可能刻意去得罪当地消费者。你总不能指着别人的鼻子骂傻子,还要人家掏钱埋单吧?如果香飘飘就是这么打定主意的,那只能让人叹服了。

我的判断是,香飘飘在这起事件中,一开始很可能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舆情应对过程中,选择了积极选边站队。

图/网络

图/网络

事件发酵之初,香飘飘的官方回应是,这是员工个人行为但他们非常支持,随后在微博上发文称“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这一回应的重点是强调此举系员工个人行为,并非企业所为,而表示非常支持,则是为了回应网友担心该员工会不会被公司处罚、辞退。

但是,香飘飘很快就决定了更进一步摆明态度,其标志性动作是,公司董事长亲自拉着“欢迎香飘飘勇士归来!”的横幅,在机场接回国员工。

图/媒体报道

图/媒体报道

这意味着,无论此前是否员工个人行为,此时公司已经主动接管,试图主导这波流量的方向。

一旦确立了这个方向,其后公司表示要重奖“好样员工”,甚至在直播间里喊粉丝为“同志们”,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如果这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策划,那也无话可说。毕竟,企业要作死,谁拦着也没用。

但我想到的问题是:面对这波突如其来的网络舆情,香飘飘有别的选择吗?或者说,任何企业面对类似事件,能说个“不”字吗?

02

面对员工个人摆拍惹起网络是非,香飘飘保持沉默显然不行,那么,可以做的一种选项是,快速做出切割,与员工划清界限。

企业为了避免卷入其中,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往往会选择这么做。

但从实际经验看,这么做企业非但可能脱离不了干系,而且还可能遭遇网络暴力。

还记得吧,今年元旦日本发生地震,某地方电视台主持人在自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当时单位的处理是对其停职进行调查。这么做并没有什么问题,却遭到大量网友抨击。结果,这位主持人个人账号反倒涨粉数百万,个人账号的商品橱窗上的一款钙片,大卖数十万件。

香飘飘如果也是按照常理来处理这名员工,结果可想而知。

沉默不行,切割也不行,香飘飘还能怎么做?打不过,那就加入。这是香飘飘的另一种选择,而香飘飘显然也是这么做了。

既然沉默和切割不仅收获不到流量,反而可能遭遇网络暴击,而加入“大合唱”,顺应网络情绪,则可以收割流量红利,那么香飘飘又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呢?这或许就是香飘飘处理这起网络事件的主旨。至于迎合这一波民族情绪后会怎么样,一时也就想不了那么多了。

▲香飘飘直播间(图/视频截图)

▲香飘飘直播间(图/视频截图)

重点也就在这里。我关注的问题,不在于香飘飘是不是借摆拍造势,也不在于香飘飘是否刻意消费爱国情绪,而在于:企业在面对类似事件时,实际上很难有说“不”的勇气。这才是整个事件的可悲之处。

这让人想起不久前发生的农夫山泉事件。一起看似莫名其妙的网络狂欢,却把一家合法经营的知名企业踩烂在脚下。当网络舆论被民族情绪左右,企业随时可能被这股情绪所裹挟与绑架,甚至被吞没。

香飘飘是主动炒作也罢,借势造势也罢,这起事件客观上是一块试金石,可以测量出当下企业的市场空间与行为边界。

03

这让人不禁想起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一番话。

那还是在十余年前,柳传志在一次小范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

这段话曝光后,曾引起一场大讨论,牵涉到企业家或者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等议题。

我依稀记得,当时许多左右人士都对柳传志这番话不满意,左边的人指着他的鼻子骂,右边的人也指着他的鼻子骂。多年后回想,感觉那时候很多人都误会了柳传志。他那些话与其说是一种表态,不如说是一种担忧。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超然于社会之上,但是,企业的本分是创造商业价值,才谈得上其他。企业创造商业价值是1,有这个1,才有后面的0,没有这个1,一切都是0。

所谓“在商言商”,无非是说企业要坚守本分,同时也是呼吁给企业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而从香飘飘“讽日事件”看,无论是主动炒作还是被动迎合,都折射了当下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网络情绪(流量)这个命题。情绪肯定是非理性的,而企业行为应当是理性的,倘若企业要去迎合非理性的情绪才得以生存,这不得不说是非常糟糕和危险的一种境地。

从这个角度讲,香飘飘“讽日事件”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一个隐喻。

冰川思享号


香飘飘坏掉了比亚迪的大棋

翟山鹰润到美国后,小人豹变,从华为吹,变成了国产黑。

前不久,他还假惺惺地给给中国企业开出药方:

说想要想富,就要带民粹节奏,吃爱国流量,他本人就是这样实现财富自由后,才有钱润到美国的……

本以为这是一种讽刺,但有人却学到了他的精髓。

就比如前两天股票涨停的香飘飘。

先是员工跑到日本商店,趁服务员不注意,套上谴责日本的排核污水的杯套,摆拍。

然后假装“无意中”发现了个瓜,拿着照片向有“冈本六君子”之称的爱国大v“地瓜熊老六”曝光。

借助他的流量把事情搞大。

再然后,公司几个高管突然增持股票,总裁接机,官微力挺,欢呼英雄归来。

接着直播带货,打着“国货之光”的名义疯狂营销。

据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事件引发热议后,共超过千万名网友涌入香飘飘官方旗舰店抖音直播间购买同款产品。

店铺直播日销售额由原来的2500元暴涨至100万元,涨幅高达400倍。

翟老师的财富密码,真是屡试不爽。

不过,我也注意到一种声音,有人说:

吃爱国流量怎么了?总比不吃的好吧?

话说得没毛病,是比不吃的好,你不吃哪来的钱?

比如批判日本排核污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批过。

但我从来没有因此标榜过自己勇于爱国,又或者说自己是什么“国货之光”!

什么是“国货之光”?

是积极给员工发五险一金了,还是说生产出高质量产品了,还是研发出什么了不得的技术了?

骂几句日本子,就算得上“国货之光”了?

香飘飘自己给自己带上“国货之光”的帽子,让我想到了一些个古代的成语:

什么德不配位,虚张声势……

这样做虽然让自己的销量暴涨,但却留下了很大的后遗症,尤其是给许多从事出口的企业挖坑。

首先,日本人会反感,你要抵制你就公开抵制,偷偷摸摸搞这一出,算什么呢?

如果引起舆论,日本很有可能会出台法案,严查来自中国出口的产品。

其次,也会产生对中国货的排外情绪。

这几年,中国不少巨头企业都在想办法拉近和世界的关系,比如华为,比如比亚迪。

尤其是比亚迪,在日本是下了大工夫的。

先请到了日本国民明星长泽雅美,深度体验了比亚迪的车,并打了广告,从地铁到媒体,全方位铺开。

为的就是消除日本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的“不安”。

『ありかも』(可能之选)的广告词,用词十分谦卑,几近恳求。

长泽雅美也是对比亚迪大加赞赏,说什么:

令人震惊的驾驶舒适感,非常棒的体验。

结果你倒好,你来这一出。

你赚到快钱了,比亚迪呢?还有正在疯狂促销的华为呢?

别人要为你的拉仇恨行为买单!

人家把货卖出国,是挣外汇,是带动国内工人就业,是树立良好的海外形象。

你呢?你为了一己之私,掀掉了别人的桌子,收割了大众朴素的爱国热情。

算什么呢?

所以,我非常反对一个企业,去利用人们的恐惧和仇恨来搞商业营销。

批判日本,要用科学去批判,更要用实力去批判。

我们的干部比他们清廉能干,我们的桥梁道路比他们结实。

我们的食品比他们更加安全绿色,我们的跨国企业比他们更多。

我们的青年比他们有幸福感......

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批判,最大的嘲讽,最有力的痛击。

而不是利用朴素大众,去制造仇恨的情绪,通过买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

那是最没品,最短视的。

真正的国货之光,首先要流淌着商业道德血液!

木蹊说


香飘飘包装痛骂日本核污水是摆拍?别靠编故事反日

是不是摆拍,到底有没有在日本商店出售讽日杯套,无论是不是“员工个人行为”,香飘飘都有必要把这些问题进一步说清楚。

既然已经承接了“爱国人设”带来的泼天富贵,那至少要让人看看事实到底是什么。

文 梅堂

据蓝鲸财经报道,因为在外包装印讽日标语,香飘飘奶茶近日走红网络。然而此事却疑似迎来反转。

据社交媒体流传的图片显示,货架标签全是中文没有日文标注,而且游客手持的杯套与商店内饮料的杯套不同,因而有人质疑是炒作摆拍。

对此蓝鲸记者致电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接线员工回应称,店里没有卖过这个字样杯套的奶茶,这个不是我们店里的。

此事的起因是五一期间,有游客晒出照片,香飘飘旗下MECO果汁茶在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的产品上印有嘲讽核污水排海的标语,比如“请日本政客把核污水喝了”。

一夜之间,在日本“贴脸开大”、敢于硬刚的香飘飘成为“国货之光”,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好评。

此后香飘飘迅速承接了这波流量,不仅在社交媒体公开赞扬“我们员工是好样的”,董事长还亲自接机赴日回国的员工。

随之而来的是,5月4日、5日有超过千万名网友涌入香飘飘官方旗舰店抖音直播间购买同款产品,店铺直播日销售额由原来的2500元暴涨至100万元,涨幅高达400倍。5月6日,香飘飘的股票也表现强势,开盘即涨停。

原本以为是泼天富贵,从此就可以顺利加入“国货之光”行列,仅仅过了3天,就被质疑是摆拍,香飘飘现在的处境,在外人看来颇有些尴尬。

不过香飘飘此前有过声明—— “这不是公司主动去做的一个行为,是员工个人行为”。

不管是公司行为还是个人行为,现在香飘飘都有必要回应,印有反对核污水标语的杯套有没有在日本商店出售。

如果是员工自己制作然后在华人商店摆拍,这样编假故事、蹭爱国流量的行为,是不是也是香飘飘支持的?通过欺骗国人所获得的商业利益,是不是正当的?

摆拍质疑出现之前,就有人对香飘飘这波操作表达过困惑。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说,一个国外品牌在日本本土痛骂日本政客,本身就有点反逻辑反市场。

一个品牌好不容易进入国外市场,谁不是千方百计想着讨好本地消费者、扩大销量,谁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类讽日策略是不是明智,见仁见智。但如果在产品外包装上搞名堂,冒充在日本本土痛骂政客,假装“抗日英雄”,用一个不存在的营销,换取高额的流量回报,性质就大不一样了。

这种行为已经涉嫌消费欺诈,有违商业道德。更过分的是,它利用了网友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把爱国变成了廉价的生意。

有人说,如果证实是摆拍,此举与编造“小学生把作业本丢在巴黎”的事差不多。

或许有些网友喜欢这类叙事,不介意被人欺骗,但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虚假故事是不能接受的,真实是不能突破的底线

香飘飘即使把责任完全推给员工,也难逃指摘。人们大可以这样推测企业的动机——

如果舆论反响好,营销爱国人设,吸一波流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香飘飘趁势奖励员工,董事长接机“抗日英雄”的戏码,都是借机引流,把剧情推向高潮。如果舆论势头不乐观,企业尽可以用处罚员工来平息质疑,做到全身而退。

据媒体报道,虽然号称“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但实际上香飘飘的出口业务规模并不大,2023年的出口营收仅为1740.58万元,日本市场所占的份额就更不用说了。

此前也有人说,涉事是在华人商店出售,日本消费者并不是主要的销售对象。潜台词是,标语更像是骂给国人看的。

即便此事不是摆拍,这样的“硬刚”有多大的意义,也很值得商榷。

如今市场上各类鲜果奶茶品牌林立,香飘飘连续几年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它的焦虑人们有目共睹。

正所谓“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无数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要想业绩长虹,一靠产品二靠服务,通过摆拍来举“爱国”旗号,实则收割人们情感赚取流量的做法,既难以持久,也容易被反噬。

是不是摆拍,到底有没有在日本商店出售讽日杯套,无论是不是“员工个人行为”,香飘飘都有必要把这些问题进一步说清楚。

既然已经承接了“爱国人设”带来的泼天富贵,那至少要让人看看事实到底是什么。

四环青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9 17:15 , Processed in 0.0221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