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home.myoldtime.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24返乡观察 | 县城结婚压力大,嫁妆也是男方出

已有 40 次阅读2024-2-15 15:03 |系统分类:时政

 

2024返乡观察 | 县城结婚压力大,嫁妆也是男方出

许珍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近段时间大学生相亲的视频在抖音上迅速火爆出圈,不可否认,年轻人的婚恋问题一直是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特别是春节前后,子女的婚恋问题也是家中父母长辈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而要结婚,很多家庭便绕不开彩礼这个话题。

1.儿子结婚,父母背债

以华北地区某县为例,该县作为一个农业县,本地男劳动力主要外出务工赚钱,女性留守在县城带孩子、照顾家庭。本地县城是整个区域内的平原地区,县城以往的乡镇都是山地。那么,山区的地势特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地婚在乡镇买房也不行,必须要到县城买房才能娶到媳妇。2010年左右,偏远山区乡镇的农民开始在县城买房,当时房价较低,这些乡镇农村目前到城市购房率在90%以上。无形中带动了本地婚姻市场中的买房率,因为近郊乡镇农民家庭也需要在县城买房才能娶到媳妇,本地媳妇觉得“结了婚当然要住楼房,不能再住农村砖瓦房”,即使距离县城一公里也必须在县城有房子。

随着本地房价的增长,近郊农村婚姻支出陡然增加,也导致了整个县城彩礼和房子的婚姻要求处于高水平态势。

本地彩礼的价格普遍在十到十五万左右,最高值在20多万元。彩礼内包含了订婚礼金和三金两部分。前段时间村里小玲结婚,订婚礼金13万元,三金3万元左右,而去年隔壁村的小王哥结婚,彩礼出到了20元万左右。结婚的总费用包括了彩礼、一车一房、酒席开支等,总费用最低价格在六七十万元。六七十万的现金支出已经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向亲戚借债已经成为常态。在该县,儿子娶不到媳妇往往被认为是父母的责任,整个村庄的人都会说“你咋那么没本事,连给儿子都娶不到媳妇”,而不会说是儿子的责任,因此借钱往往是父母借钱给儿子娶媳妇,还债也是父母来还,借的钱儿子一般不管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地区结婚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并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即男方承担婚礼的一切费用,包括女方所出的嫁妆也是由男方付费后由女方带回新的小家庭。总的来说,高价彩礼依然是目前阻碍年轻人结婚的主要障碍之一,身边由很多例子都是因为最后一步彩礼而谈崩,最后不得不分开。尤其是嫁妆也要男方出,更是加重了县城男性结婚难的问题。

2.高价彩礼的成因

本地婚中的相对高价彩礼是由很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男多女少的现实,本县城20岁到30岁的男女比例大约是104:100,大多数女性并不发愁自己嫁不出去,甚至二婚依然是“香饽饽”,仍然收取彩礼,而且二婚女性在婚姻市场上更受欢迎。主要在于二婚女性一般彩礼相对而言要低一点,而且二婚女性的婚姻稳定性比头婚女性更高一点,造成娶不到媳妇的男性更愿意娶二婚女性。二婚市场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头婚市场的男方彩礼压力,因为女性在婚姻市场上更加有优势,男方彩礼不高的话自然娶不到媳妇,因为总有人愿意出高价彩礼,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年轻男性结婚难的问题。

其次是彩礼成为代际财富转移的手段。现代婚姻中的彩礼和嫁妆共同构成了新婚夫妻小家庭中的重要经济基础。彩礼婚前交给女方父母,婚后由女方保管,标记着女方在婆家的地位,也是新婚小夫妻的婚后生活的一份保障。

嫁妆以往是由女方父母为女儿结婚准备的一份心意。近些年本地的嫁妆来源发生的变了,从由娘家出钱变成了由婆家出钱。在形式上表现为彩礼增多,从彩礼中扣除一部分钱来置办嫁妆。普通农民家庭的嫁妆一般是几床被子、小家电等,现在价格在2万到5万之间。以前,嫁妆这部分钱是由娘家出,彩礼由婆家出,那么婚后小家庭共获得娘家的陪嫁和婆家的彩礼。现在,娘家嫁妆置办的费用从婆家彩礼中扣除。这样一来,女方父母退出了实际的婚姻费用中。

嫁妆由男方出更加说明了本地彩礼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成为代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女方希望通过彩礼的方式为自己增加结婚后的资本,更增加自己在婆家的地位和权利。在过去,本地婚中是女方通过多陪送嫁妆来提高女性在婆家的地位,嫁妆本身象征了女方家庭的实力和对男方家庭的贡献,从而自然而然让男方家庭不敢轻视女方。而现在,嫁妆通过男方来提供,主要在性别比绝对失衡的情况下,女性在婚姻市场拥有了绝对的地位,通过嫁妆由男方出增加了财富转移的手段和压力,让自己婚后过上好日子。

最后是观念上的问题,彩礼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在中国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使得部分人出现了认为高价彩礼并不“高”,“给彩礼是天经地义”,“大家都收这么高凭什么我少收点”等观念。彩礼的攀比使得部分人觉得自己的子女如果少收了彩礼代表自己女儿轻贱,在街坊亲戚面前抬不起头,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都使得小县城的高价彩礼问题越来越突出。

关中学人

天价彩礼,江西动手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宝珠

亲友来往走动,使得过年成为人们谈婚论嫁的重要节点,今年春节期间,“三婚彩礼40万元村民认为一点不夸张”“县城彩礼从18.8万涨到3个9万9加房和车”陆续登上微博热搜,可见,彩礼依旧是最受关注的婚嫁议题。

江西人丘平的婚礼就定在今年春节,他所在的寻乌县,是省内平均彩礼最低的地区之一,但即便如此,一次婚嫁的彩礼金额也达到了“十几万二十万”。

网传的江西各县(市、区)彩礼地图显示:上饶、景德镇等地彩礼已达到50万以上

提起 “天价彩礼”,江西总是首当其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西省政策频出。

不过今年2月初,“江西抚州高彩礼会被写上黑榜”登上热搜,引发了公众对于彩礼整顿措施是否合理的关注。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江西省全省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彩礼整顿浪潮。

2024年初,#江西抚州高彩礼会被写上黑榜#话题一出现,就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图源:微博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年初,江西省民政厅等14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婚嫁彩礼专项治理若干措施》(赣民发〔2023〕3号),提出将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约3倍,作为彩礼限额标准。

随后,江西多地发布了治理婚嫁彩礼的实施细则。如抚州市金溪县要求严格执行农村彩礼限额,原则上不超过6万元;庐山市也规定农村彩礼超出6万元的,即为高价彩礼;新余市分宜县确定彩礼最高限额为6.9万元;南昌市新建区则要求农村彩礼控制在8万元以内。

根据江西省统计局数据,2023年江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8元,首次突破2万元。这意味着,江西各县市的最高彩礼限额通常在6万元上下。

彩礼不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听起来颇为合理,但在实际落实中却没有那么容易。

“6万彩礼要控制太难了”,丘平说,“我对象的父母要彩礼其实更多是为了面子,因为小地方真的会经常聊这些,但结婚后会一部分返还家用。”

在农村,彩礼被用来衡量男方家庭对女方的重视程度,它的多寡不是家庭内部的秘密,而是放在台面上公开讨论的话题。彩礼作为嵌入中国乡村肌理的传统风俗,金额多少、怎么变化,是约定俗成的结果,自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20世纪90年代的江西农村彩礼 / 图虫创意

20世纪90年代的江西农村彩礼 / 图虫创意

行政指令或许能取得一时的成果,但真的要把江西彩礼打下来,恐怕功夫不在一朝一夕。

整顿彩礼,高招频出

江西彩礼高不是一个新问题,有关它的治理也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江西鹰潭贵溪市法院曾拟定村规民约规定,彩礼金额限定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倍之内。以当时的标准计算,彩礼限额约在10万左右。

如今江西民政厅提出更加严格的3倍要求,可见全省治理高额彩礼的决心。

回顾过去一年,江西各地为了整顿彩礼十分努力,从宣传、鼓励,到惩罚,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2023年1月,在“江西女友向上海男友索要1888万元天价彩礼”假新闻四处传播的同时,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戴家埔乡召开了一次适龄未婚女青年座谈会,参会的30名各村适龄未婚女青年签订了“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

在青年座谈会之外,“抵制高价彩礼”成为江西一些地区的日常宣传活动,比如抚州市民政局曾开展“不要彩礼要幸福”主题宣传月活动;信丰县民政局则下乡巡演“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主题活动,志愿者在现场发放倡议书。

抚州市民政局“不要彩礼要幸福”主题宣传月活动/图源:抚州民政

抚州市民政局“不要彩礼要幸福”主题宣传月活动/图源:抚州民政

为年轻人的婚嫁实践引入新规范,是整顿高价彩礼的另一种手段。

江西省民政厅官网的一篇文章披露,为了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丧陋俗,南昌市在2023年“建立2127个红白理事会,做到红白事操办100%登记造册,指导1544个行政村修订村规民约,将彩礼限额、红白事操办标准纳入村规民约”。

彩礼是乡村习俗,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动用了因地制宜的智慧,有关彩礼的整顿充满了乡土社会的气息。

赣州的全南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过去一年,全南县97个村(居)建立了“喜事管家”服务机制和“特邀嘉宾”证婚机制,喜事管家由村支书、妇联主席和群众推举的村里德高望重人士组成,一般是5-9人,50%以上为女性成员,对婚嫁全过程包括彩礼金额、婚礼筹办进行规则的制定;并对发现的高彩礼现象进行劝阻。

特邀嘉宾机制,指的是请来村干部、道德模范等人定期为新人举办颁证仪式、出席集体婚礼,建立新的证婚制度;全南县陂头镇还精心挑选20余位“低彩礼、零彩礼”家庭典型代表,组成“婚俗新风尚”妈妈宣讲队,每周轮流到示范点宣讲。

2023年5月20日,全南县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倡树文明新风”爱国主义主题集体婚礼/图源:当代江西

2023年5月20日,全南县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倡树文明新风”爱国主义主题集体婚礼/图源:当代江西

根据全南县人民政府公开信息,通过创新姻礼遇模式,全南县的结婚流程由原来的13项缩减为5项,嫁娶费用平均下降2.8万元,全县“低彩礼”“零彩礼”占比73%,境内瑶族村低(零)彩礼比例高达90%。

全南县倡导婚姻新礼俗的做法,入围了农业农村部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向全社会推介。

奖惩并举

不过正如本地人丘平所说,行政力量想要干预两个家庭之间协商好的婚嫁礼金,难度很高。

仅有活动宣传、新规引领还不够,为了引导低彩礼、零彩礼,江西一些地区奖励与惩罚并举。

赣州市安远县的做法是向实行零彩礼、低彩礼的家庭推出礼遇机制。

根据“文明赣州”的消息,低彩礼指的是男方给予女方的礼金不超过5万元。除了低彩礼之外,该机制还对婚宴标准做出规定,要求婚宴不超过10桌,婚车不超过3辆,婚宴标准每桌不超过500元,礼金不超过200元。

安远县“零彩礼”“低彩礼”礼遇卡/图源:安远新闻

安远县“零彩礼”“低彩礼”礼遇卡/图源:安远新闻

安远县民政局副局长廖新兴曾在采访中表示,认定“零彩礼”“低彩礼”,需要经过村、乡、县民政局和县婚嫁领域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审核,以新人结婚时签订的红单为依据,同时还会调查女方及其父母的银行流水。

而符合条件的家庭,将获得9个方面的正向奖励,其中包括新人家庭最为关心的优先子女就读、享受果园水肥一体化补贴,除此之外还有颁发荣誉匾牌、享受创业补贴等奖励。

以激励为导向的礼遇机制效果显著。廖新兴表示,到了2023年年底,安远县的平均彩礼水平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降低了8.4万。

从心理上说,相比于喜好收益,普通人更加厌恶风险。人们可以选择对奖励机制视而不见,但只要涉及惩罚,坐不住的人就变多了。

为了监督彩礼的执行情况,江西抚州设置了道德红黑榜,如果某户出现高彩礼情况,就会被写到黑榜上;选择零彩礼的家庭则会被放在红榜上当作示范。

江西萍乡源南乡源溪村的道德红黑榜/图源:央广网

江西萍乡源南乡源溪村的道德红黑榜/图源:央广网

凭借一系列整治彩礼的措施,抚州在去年成为江西彩礼降幅最大的地区。但红黑榜的做法,在网上引发了争议,央广网对此评论,乡村政策应充分正视乡村地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只是在网上,抚州当地也曾出现过对惩罚举措的不满。2023年7月,抚州黎川县民政局公告,接受全县干部群众有关高价彩礼的投诉举报。

高价彩礼的定义同样依照了江西省民政厅的三倍规定,黎川县2022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88万元,也就是说,只要彩礼超过5.64万元,就可能被举报。

通告一出就遭到了当地群众的抵制。根据顶端新闻报道,许多黎川县女性致电民政局,认为这一举措只考虑了男性,当地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也承认,此举“确实也是依据下面(农村地区)很多找不到对象的男孩子的要求”。

因举报设置不合理,黎川县民政局随即撤销了该通告。

彩礼是一个经济问题

不只是山西,全国多地都推出了整顿彩礼的举措,比如河北平乡县在2023年11月发布“抵制高价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倡议书;山东宣传在2023年12月发表文章《莫让天价彩礼挡了“幸福大道”》。

彩礼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普遍现象,根据谷雨数据发布的《2020年国人彩礼调查》,中国有超过七成(73.8%)的婚姻收过彩礼。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西省的平均彩礼并不是最高的。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李佐军、王炳文整理的数据,全国平均彩礼金额最高地区前三名为浙江、福建、黑龙江,江西省以13万元排名第四,但考虑到江西省当地的人均收入情况,动辄十几二十万的彩礼确实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莫大的负担。

全国各地彩礼金额/图源:文明江西

全国各地彩礼金额/图源:文明江西

上述调查显示,有四成家庭因为彩礼礼金问题发生过矛盾。近几年来,由传统彩礼问题引发的现代社会纠纷频繁进入公众视野,什么算高彩礼、离婚后彩礼怎么处理等问题,为法律提出了新挑战。

从2024年2月1号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表明人民法院认定彩礼金额是否过高,应综合考虑给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给付方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当地习俗等因素。

并且,双方在还没有办理结婚或已经办理结婚但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过高的情况下,一方若请求返还彩礼,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彩礼返还的比例,这些情况包括了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

种种针对高价彩礼的举措,表明彩礼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但高彩礼更像一具病躯的表征,内里才是更加本质、亟需重视的问题。

高彩礼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男多女少的结果之一。根据“江西发布”的数据,到2022年年末,江西省总人口性别比为106.92(女性=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151.52万人。

在“剩余”大量光棍的同时,现实中对生育男孩的偏爱却没有减弱。根据智谷趋势整理的数据,2020年,江西省共11个地级市的三孩性别比都超过了150,这是一组明显异常的数据,意味着现实中本该消除的性别筛选仍然存在。

江西省人口普查年鉴-2020/图源:智谷趋势

江西省人口普查年鉴-2020/图源:智谷趋势

中国是性别失衡问题存在最久的国家之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父权制下农村女性生产的经济效益不如男性的事实——除了长久以来土地“分男不分女”的做法,在妇女从事默认的家务劳动的时候,男丁可以外出赚取更高的收入。

当生育一个男孩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回报时,它便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务实的选择。

也由此可见,女性历来在农村不会获得太多回报,一旦她们在现代社会获得流动的自由,就更愿意外出寻找劳动机会。适龄女性的外流,使得本就不平衡的性别比雪上加霜,只要经济发展差距存在,相对贫困省份的劳动力就会被周围省份虹吸。

有关彩礼的存在,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是婚姻偿付,即彩礼是男方对女方家庭失去一个劳动力的补偿。这一理论在今天已不完全适用,根据丘平的现身说法,在江西城镇,女方家庭通常会以一辆汽车作为嫁妆,因此男方家庭的“损失”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在一些重男轻女色彩仍然浓厚的地方,彩礼仍然会被女方家庭视为“最后的保障”。

贫困与彩礼价格的不断抬高是一道恶性循环,正是因为家庭贫困,男子需要支付更多的彩礼才能找到心甘情愿与之结婚的女人;而贫穷也让女性愈发期望通过婚姻改变现状,进一步要求更高水平的彩礼。

高价彩礼问题有其背后的复杂因由,若想澄源正本,恐怕要选择一条更实在的——即便往往也是更困难的道路:推动性别平等,发展经济,振兴乡村。

国馆


二婚女子相亲,被6个小伙同时看中!颜值照曝光,全网热议

作者:水木先生&卓绝

最近刷到一个相亲趣事。

河南一农村,有个离异女子相亲。

农村相亲嘛,都是比较干脆直接。就跟HR招聘似的,以女方家为“面试地址”,以女方以及女方家人为“面试官”。随后,相亲男子按时赴约,接受考验。

这个离异女子一上午相亲六个。有些是离异,有些是未婚。

但有意思的是, 六个男人无一例外全部相中了女方。

有邻居拍到,相亲男子都是小伙,很年轻。

什么样的女子,能瞬间勾走六个男人的魂?

这是网传照片。相亲女子身穿短裤长靴,手指纤细,皮肤白皙。

虽然脸部有打马赛克,但还是能看出,相貌应该不赖。

两张照片引起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感慨:漂亮女人果然不愁嫁。

这种解释没问题。

可在我看来,离异女在农村很抢手的一个更深次的原因,是适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在有些地区,适婚男性数量远高于女性。

以至于在婚恋市场上,女性掌握绝对主动权。

2022年大数据显示,我国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237万人。

社会的生育观念一直在变化。

这“三千万”缺口并非是均匀分布到每个年龄层的。

那么,哪个年龄层性别失衡最严重呢?

不妨看看微信用户数据调查。

据统计,微信全部用户男性占比55.12%,女性占比44.88%。

多出10个百分点。

按2018年微信活跃用户10亿粗略计算,男性就比女性多出1个亿。

一个是“三千万”,一个是“一亿”。

至于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来看两个解释。

人口调查发现,64岁以上,女性人口多于男性。60岁以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微信大部分用户都是适婚年龄,在40岁以下。

简而言之,我们社会不但男多女少,而且还集中在“适婚年龄层”。

一个相亲屡屡失败的男子无奈道:

没办法,男孩子比女孩子多很多。

婚恋市场也离不开“供需定律”。

这一点,看看彩礼就懂了。

之前,江西乐平因彩礼过高登上热搜。

有意思的是,我老家就在江西乐平。

2012年,我初中毕业,到县城上高中。我问父亲有什么要交代的。

我爸说:要实在不会读书没关系,毕业了,老婆争取带一个回来啊。

这话你们可能听着不可思议。

可我当时一点不觉得震惊。因为当地彩礼确实太高了。

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眼睁睁看着彩礼从10万涨到20万,后来又飙到50万。

高彩礼压得让人喘不过气。

以至于,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盼望,不是考清华北大,而是毕业后能带个女朋友回家。

江西安义县彩礼也是奇高。

有媒体报道,当地不把彩礼叫彩礼,而是称呼“盘子”。

十年前,均价是5.8万。如今,“盘子”涨到了68万。

有些人穷,拿不出高彩礼。总不能打一辈子光棍吧,怎么办?

往下兼容。

中国青年报,曾披露甘肃某地区婚嫁现象。

一个媒人说:在我们这,二婚三婚妇女很抢手,带拖油瓶也没关系,因为彩礼要得少,找过来说媒的越多。

在当地,有个光棍,33岁。他倒插门,入赘了一个寡妇家。

此举传出,全村震惊。

之所以震惊,不在于“入赘”,而在于这个寡妇前夫,是该男子的表叔。

调查记者不忍感慨:“适龄女性的严重缺乏,让农村剩男饥不择食,饥不守道。”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引发天价彩礼现象。无数男同胞为此叫苦不迭。

那么问题来了。适婚男女比例失调又是什么原因导致?

答案不难猜,无非还是“重男轻女”这种腐朽观念导致。

就以我老家为例。我们村两百多户。观察其家庭结构,只生儿子的很多,只生女儿的只有零星两三家。

他们生育观普遍是这样:

一胎如果是女儿,就会继续生。二胎还是女儿,视经济能力决定留不留。三胎还是,基本就会打掉。然后继续四胎......直到生出男孩为止。

说直接一点,二十年前,很多女孩仅仅因为她的女孩性别,然后就丧失来到这世界的资格。

有因必有果。女孩人数减少,男孩人数变多,时间一长,自然会对婚恋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在甘肃某农村,有村民总结:“以前谁家生两个儿子恨不得敲锣打鼓炫耀,现在谁家生了两个儿子要坐墙根偷偷抹眼泪”。

可这怨不得谁。

不管是上一代人还是这一代人,都应该理性意识到,天价彩礼根源不是女性拜金,而是源于适婚男女比例失调——这是我们自己埋下的苦果。

每个从了“重男轻女”这个蠢念的人,都应该为此反思。

话说回来。

你若是农村剩男,没钱没家庭背景没女孩看得上,也不用彻底绝望。村里适婚姑娘少。但大城市适婚女性多。

你要拔高点格局,往外看。

要知道,这世界不缺单身姑娘,也不乏愿意陪着你从一无所有,到有车有房的“傻女孩”。但前提是,你要有志。去拼,去改变,去打造并展现自己“有潜力”的一面。

我认识不少被迫光棍的人。他们情况基本都是,小学或初中毕业,找个工厂或流水线,一干就是十几年。

缺乏想法。

没有自我改变意识。

吃不了“学习的苦”。

这是他们普遍具有特点。

这些特点总结出来就两个字:心穷。

当下社会,人穷不可怕。

倘若心穷了,现实的女人,不现实的女人,都会跟你无缘。注孤生。

国馆


风声|全国光棍3500万,这个难题有解吗?

作者| 李井奎

经济学家、科普作者

最近,陕西宝鸡一个名为相家庄村的一份题为《相家庄村关于对本村男青年介绍配偶的红娘的激励办法》的文件颇引发关注。这份文件的内容显示,由于相家庄村未婚青年人数逐年增多,为发挥民间红娘穿针引线的积极作用,促使相家庄村的青年人早日完婚,村相关会议研究决定,“凡给我村男性未婚青年介绍配偶并最终结婚的红娘,村委会给予1000元介绍费予以鼓励。

无独有偶,远在千里之外的广东湛江吴川市长岐镇岭头村也出台了对媒人的激励办法。

这两份对红娘进行激励的村级文件,一个来自秦岭以北,一个来自珠江之南,时间、内容、激励对象,却高度重合。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在当今中国,农村地区大龄男青年找对象是个普遍的难题。

红娘,就是媒人,或者叫媒婆,似乎是中国比较特殊的一种历史现象。前些年,一个研究媒婆历史作用的经济学英文论文在翻译“红娘”这个词时就曾大费周章。西方历史上未必没有类似性质的人群,只是没有成为一种职业。而媒婆之所以成为职业,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缺乏流动性的静态特征。

在农村,做一个好的媒婆是很不容易的,这个职业对从业者本人的要求很是不低。媒婆不仅要对所在地区适龄男女青年的情况了如指掌,还对各家各户的状况也摸得门儿清,只有这样,才好准确地牵线搭桥,撮合美满婚姻。

某种程度上说,“光棍问题”无解

那么,相家庄村和岭头村这样的对媒婆的激励办法,能不能起到作用呢?这得分情况,还得分长期短期。

第一种情况,全国各地都不对媒婆做出激励,只有这两个村子激励媒婆撮合本村男性未婚青年的婚姻大事。那么,根据经济学的一条重要原理,即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可以想见,会有更多媒婆,甚至更出色的媒婆为这两个村子的男青年张罗婚事。

虽然媒婆不能改变这些未婚男青年的其他条件,但有可能会因为媒婆的努力硬是物色到了合适的女青年。至少,这套激励办法短时间可能会起到些作用。

但是,如果其他村子看到相家庄村和岭头村的激励措施发挥了作用,帮助解决或缓解了本村未婚男青年的结婚难问题,跟着一起效仿起来,在激励媒婆这件事上卷起来,那么,最后的结果似乎受益的只有媒婆。

可以想见,在农村当媒婆会很快成为一个有前途的职业。不过,媒婆们也会发生竞争,最后媒婆虽然多了,每个媒婆得到的收益可能还是和以前一样,因为媒婆也卷起来了。

再看第二种情况,这也是我们国家现实的婚姻市场上的情况,那就是如果适婚男性在人数上远远大于适婚女性,媒婆还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呢?估计很难,至少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媒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事实上,相家庄村的村领导和岭头村的村领导心里都明白,这个问题不是他们一个村的问题,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

根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的研究,截止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时点,中国大陆地区所有光棍人口合计大数有3500万左右,其中70%是后备光棍大军,只有30%左右,即大约1000万进入了适婚年龄段。

穆教授进一步推算,“须考虑光棍队列的叠加效应(+)。2010至2019年,婚姻挤压初露端倪,大约已经有人口学意义的光棍130万;2020至2029年,由于80后世代和90后世代多余男性的叠加效应,大约会有1140万男性人口被挤出婚姻市场;2030至2039年,进一步叠加00后世代多余男性,大约会挤压出2440万光棍;2040至2050年,再进一步叠加10后世代多余男性,光棍群体会进一步扩大到3630万。”

也就是说,随着生命历程的推进,出生性别比失衡所累积的力量到2050年会释放出3500万左右的光棍群体。

在这种时代的重压之下,你让村干部们能怎么办?不出台些政策,那是不作为;出台政策,又能出台些什么政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想来想去,只有激励媒婆了。

说实话,从时代和地区来说,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既然这几十年里已经造成了这么些光棍,要解决问题,就只有两个方向可想:一个是向地区外求解;一个是向未来求解。

先说向地区外求解。首先,国内是不好求了,因为光棍们在国内分布已经不分南北。那只能向外求,只能向经济上更不富裕的其他国家求。

但问题在于,别的国家的适婚女性也一样不富裕,因为从出生比例上说,女性和男性基本持平。 如果我国大面积地从其他国家引入,比如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妇女为妻,那就会造成人家国家的适婚女性不足。而且,你一下子好几千万的需求,还不把人家一个国家的女性给娶得差不多了。如果是那样,那人家村里的领导也不会同意我们这么干。所以,跨地区寻求均衡婚姻市场的路难走通。

再来看向未来求解。也就是说,普遍让后面小几岁的女生嫁给前面的未婚男青年,这样逐渐向后递推,缓慢地缓解这个问题,直到最终婚姻市场重新归于均衡。这个想法好是好,但问题在于,婚姻大事可不是儿戏,谁也不会让自家女儿去帮助你解决你们村的大龄剩男问题。而且,这也得问问年轻一代的男生,人家也未必同意。所以,跨时代寻求均衡婚姻市场的路也走不通。

因此,这个问题无论哪个人口专家出来,说的怎么天花乱坠也是无用,因为它在逻辑上就是无解的。

那怎么办?

尊重人口规律,莫让后代人来“偿债”

好几年前,有一位名叫谢作诗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在他的博客里半开玩笑地写道,可以合伙娶老婆。说实话,这篇博客我也读了,整个逻辑也是一样的,就是这么多光棍的问题是无解的。之后,谢教授实在没有法子可以想,就想起他老家四川有些地区曾经出现的一种兄弟几个合娶一房老婆的故事,然后就写了上去。

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把谢教授生生骂成了全国名人。但骂归骂,如果让那些在网上义愤填膺的写手们想出个办法来,那也是绝无可能。

男女比例失衡现象是否带来的都是坏处呢? 也不一定。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教授和北京大学张晓波教授2011年曾经在国际著名经济学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他们发现性别失衡现象有效地促进了竞争性储蓄。

所谓竞争性储蓄,指的是通过积累财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以满足个人强烈的生物和生理欲望。 当竞争加剧时,人们愿意大幅调整储蓄率。一个人的储蓄相对于同年龄、同性别的人越高,其竞争地位就越好。两位教授指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竞争性储蓄在数量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未来几十年也不容忽视。”

虽然这一研究或许是成立的,但对于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个体,尤其是像相家庄村和岭头村的那些未婚男青年们来说,无论如何,说他们面临的人生困境促进了国家的竞争性储蓄,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注入了竞争性活力,都显得过于宏大了。

因为,他们争取的,仅仅是祖祖辈辈们原本最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

不尊重人口规律,不尊重社会规律,不懂敬畏,不懂谦卑,造成的苦果只能由今人和后人来品尝。或许,这是这两份激励红娘的文件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所带给我们的最深刻的教训之所在。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刘军

风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7 08:25 , Processed in 0.0450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