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home.myoldtime.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能把首相喷到辞职的周三 到底有多恐怖?

已有 110 次阅读2022-10-25 19:18 |系统分类:时政

能把首相喷到辞职的周三 到底有多恐怖?

能把首相喷到辞职的周三 到底有多恐怖?

众所周知,英国首相又换人了。

根据媒体消息,“10月24日,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党首竞选结果出炉。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作为唯一一名候选人,自动当选英国保守党新党首,他将接替上任仅45天即辞职的伊丽莎白·特拉斯,出任英国首相。”

特拉斯成为最快辞职的英国首相,但在之前,她可是结结实实被喷了一脸唾沫。10月19日,也就是特拉斯宣布辞职的前一天,是让各位首相都不好过的周三质询日,原本不打算当”逃兵“的特拉斯,经过这一天毫不留情的质询后,似乎改变了想法。

能把首相喷到辞职的周三 到底有多恐怖?

比菜市场还吵的英国议会到底是如何运转的?能把首相都喷走的日子,具体有哪些流程?

今天的推文,就详细和大家讲讲大英”德云社“的周三日常。作者是两位服务英国议会超过40年的内部人士,堪称专业、细致又全面。

·首相质询时间·

每个星期三从中午12点到12点30分,首相会进行半个小时长的答问时间。

只有经过随机排序后的前15个质询会印出来,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以“首相是否愿意列出今日(7月9日星期三)的公务行程”这样的格式提出。所有采用这种格式提出的问题中,在议事日程上只有排在最前面的那一个,会将问题全打印出来;剩下的就只会把提问者的姓名印在问题编号旁边而已。

能把首相喷到辞职的周三 到底有多恐怖?

·为什么要问“行程问题”?·

怎么会有这么多下议员想要问一下首相,在这个星期三刚好做了些什么,这似乎有点不合常理。这样做有其历史原因,即使已经不再有现实上的必要,这个习惯还是继续维持了下来。远在超过30年之前,当时的首相会把特定的质询移交给相关的主管大臣来答复——假如问题内容属于该大臣的职责范围的话。而这么一来,提出问题的下议员,就失去了口头质询首相的机会。虽然某种意义上首相必须对所有的事情负责,但相对而言,却很少有事务是专属于首相职责而无需部门大臣负责的;只有像协调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大臣之任命与免职、建立内阁委员会以及整体的情报工作除外。

正因为如此,提交办公室的书记官们才会设计出这种“以防移交”(transfer- proof)的问题:不是询问首相当天的公务行程,就是一些类似的开放性问题,譬如首相是否愿意造访某个地区(通常是提问者的选区)或国家。后来,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就任首相之后,表明了将不会移交特定质询的意思,继任的约翰·梅杰和托尼·布莱尔也都如此表示,戈登·布朗和戴维·卡梅伦继续沿袭这个惯例。

虽然如此,这类开放性问题却继续存在,其原因有二:首先,它可以让下议 员即便必须于两个星期之前提交质询,却依然能够在实际进行首相质询时间时,提出当前发生的议题;其次,这种问题能让下议员省事不少,因为既然问题不一定能够从随机排序中胜出,使用这类问题,就无需事先大费心思去设计。因此,即使出于让质询更能贴近时事的明确目的,通知期间已经从 10个议事日缩短为3个,这种“行程问题”依然大行其道。

·首相质询时间 :当天的情形·

跟部门质询时间的开始一样,议长会叫唤:“(例如)克里斯平·布伦特先生”;布伦特先生便站起来说道:“一号,议长先生。”

接着就是首相的标准回答:“今天早上我与大臣同僚们以及其他人士开了些会。除了现在我于本院中应尽的职务,稍后我还会再开一些类似的会议。”

当首相回答完后,布伦特先生就能提出任何一个只要是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追加质询。在首相回答完追加质询之后,议长会叫唤其他在随机排序中胜出的下议员起来提问,中间穿插其他的后座议员。与部门质询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些列入影印名单的的下议员会直接提出他们的追加质询,不需要说出自己的质询编号,也不需让首相重复他一开始的回答。

如果反对党领袖站起来,议长便会直接叫唤他;正常来讲他在首相质询时间 有6个问题的配额,而他可以按主题的不同将其分成2组,每组3个(或者他选择的其他形式)。

能把首相喷到辞职的周三 到底有多恐怖?

首相质询时间的问题组成,通常混合了支持与批判。

不过最主要的场景还是 首相与反对党领袖之间的论战。满满是人的下院,嘈杂而壁垒分明,更是加重了这种情势。全国性的报纸还会在隔天发表“赛后”评论,有时候还会用进球数或拳击点数来评点双方当事人。现任的首相拥有制度本身提供的优势: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他为中心,而反对党领袖只有6次出场的机会;此外,首相还能以本党后座议员的问题为基础,来正面呈现政府的政策和政绩。反对党领袖与首相之间的对决通常只有10分钟左右,事情结束之后,便安静下来,双方可以安静且具建设性地交流。

·首相质询是否太吵?·

能把首相喷到辞职的周三 到底有多恐怖?

有的人被首相质询时间那种唇枪舌战的氛围所迷醉,有的人则在首相质询中 看到了高度对抗的议会体制里最糟糕一面,听到了本科生公共休息室的回声;两派的意见分歧很大。若指望500个头脑固执且抱持反对意见的人挤满在一个小房间里,却能肃静倾听具争议的主张,这恐怕是天方夜谭;他们也不会这么做。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不要失去首相质询的价值。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在每周三开会的时候,向国家行政首脑提问半小时(即便更多是个试图令首相承受政治压力的场合,而不志在揭露政策和意图)。议事厅会喧闹是理所当然的,但当音量(尤其是集体大声鼓噪)大到足以阻止问答被听到,就会觉得院会和国家都是失败者。一个受到欢迎的矫正手段,便是首相定期出现在联络委员会面前,那里的环境要冷静而谦恭。

如同在下院的质询时间一样,在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三个大委员的一 些会议中,也可以提出口头质询,虽然并不常发生。议事规则同样在威斯敏斯特大厅里提供了“跨部门”的口头质询时间,其主题涉及多个而非单个部门的职责。在2003-04年会期举行过一段之后——包括青少年、家庭暴力、毒品和老年人——跨部门质询时间便不再举行,也不为2010届议会的联合政府所接受。

·紧急质询·

在任何一个议事日之中,下议员可以求得议长的准许,提出一次紧急质询。它原本被称为“私下通知质询”,因为这种质询的通知是直接向议长提出,而不 是像其他口头质询一样,会被印在议事日程表上。如果下院在这一天是11点30分开会,下议员必须在10点前提出请求;下院9点30开会,则在 8点30分以前提出;或在星期一正午以前提出。议长与副议长会在每日的协商会上审议申请,会议有下院书记官、助理书记官和提交办公室的首席书记官出席。议长必须就该事务是否具有公共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加以判断。假如议长批准了下议员的申请,议会各建筑内的电视屏幕上就会显示有紧急质询得到准许,而该名下议员将于当天质询时间结束时(或者在极端少见的情况下,在星期五的11点,打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事务),由议长叫唤提出其质询。

议长这项对紧急质询的决定权可说是举足轻重。它将在非常短的通知期间之 内,就让某位大臣必须赶回下院,来回答一项刚在几个小时之前冒出来,政府对其可能还未理出头绪、还正在决定要如何处理的问题。此外,针对重要的议题,相关的大臣必须接受最长可达一小时的紧急质询,尽管有时时间可以缩短。

现在议长的紧急质询批准数大幅提高。这已经成为下院对备受关注的议题立 即采取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让其列入院会日程中。这迫使政府在压力下做出回应、报告和解释;仅仅提出一个立即会告知政府的紧急质询,有时就足以让大臣自愿做出充分的声明。

在2013-14年会期,议长总共准许了36个紧急质询,有时会一天批2个,主题包括信托特别管理人关闭刘易舍姆医院急诊室的建议、超过8亿英镑预算的免费学校项目报告。2012年4月,“他是否会将文化、奥林匹克、媒体与体育主管大臣(杰里米·亨特)与新闻集团之间的交易行为,归咎于和大臣利益有关的独立顾问身上”的质询经批准后,导致首相本人到发言箱处回答质询。

“事务质询”在每个星期四上午10点30分进行,下院影子领袖会要求下院领袖宣布接下来的院会事务,严格来说也是一个紧急质询,只不过它是一个特殊的类型。下院领袖会详述下院议程的主要事项,关于接下来一周的部分通常是确定的,而下下周的部分则是暂定的,然后再回答问题。严格而论,质询必须与将来事务有关才行,但是它们所针对的却常常是比较一般性的政治议题;而且这时候也不需要什么大费周章,就可以发起一场针对“政府未能达成某项指标”或“政 府成功实现公共服务改革”等主题的辩论。

自从后座事务的出现,下院领袖的回答经常鼓励议员利用后座事务委员会来 辩论。在事务质询期间,下院领袖会列出接下来的后座事务,但他不负责这些事务的分配工作,只是报告由后座事务委员会做的决定。

·质询时间结束问题·

大臣可以挑出一个口头质询,声明将不在该问题于质询时间中轮到的时候回答,而是在口头质询结束时(在星期一是15点30分,星期二和星期三是12点30分,而星期四是11点 30 分)再加以回答。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不过如果议事日程上的某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很方便的楔子,让大臣做出自己想要的长篇声明——这个声明如果作为对一般口头质询的回答,其长度将不会被允许——就比较可能发生。有鉴于这其实就等于一段小型的声明,议长针对这一次的问答,会允许比在质询时间中更多的追加质询提出。此外,大臣也可以用这一方式,来回答一个在质询时间中本不会被轮到的口头质询(甚至可以用这一方式来回答一个书面质询,如果当天该书面质询也被列入回答名单)。

·质询有用吗?·

毫无疑问,在三四十年前,当下议员想要取得信息时,通常是先向该政府部 门去一封函,或者当下议员想要向大臣传达特定看法时,会先试图和对方开个会议;唯有在真有必要的时候,才会提出议会质询。

在2015年,提出质询已经成了采取行动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了。如程序委员会承认,书面质询数量的增加恐有导致政府回复质量下降之虞,但这并不是说,如果质询数量减半,则答复质量会倍增。另一方面,虽然许多议会质询凝聚了议员们殷切的努力,但数量之多(“电子提交”认证的水平之低)还是让人担忧,因为大量的议会质询实际上是由下院职员起草提交的,与下议员的关切几乎无关。

然而,就如同议会生态中的许多其他领域一般,下议员个人的决心和努力, 能够取得杰出的成果。举例来说,1980年代正是由于工党后座议员塔姆·戴利埃尔锲而不舍地提出一连串书面质询,才促使撒切尔政府承认福克兰群岛战役中,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于受到鱼雷击沉时,其实是正驶离英国海军,而非如政府原先暗示的朝英国海军而来。还有些没那么有名的例子,敬业的议员不 屈不挠地针对部门行动中的一些领域,直到得出足够多的信息揭示出官方对事件的解释与事实不符。

口头和书面质询程序是下院的关键功能。两者意味着可将政府公开加以批评,以及要求政府解释理由和为自己的正当性辩护。口头质询尽管在理论上是询问性质,其实也属于政治辩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书面质询是一种要求政府问责的方式,而且应该成为对各个政府部门及其大臣的重要规训手段——要求对直接而简洁的质询作出诚实答复,就如同聚光灯投射在政府原本总喜欢隐瞒之处。

虽然如我们所见,质询手段为前座议员所广泛利用,但对于后座下议员来说,这亦是一个主要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对问题追究和曝光,令当日政府将信息示诸公共记录。假如口头和书面质询的回答平均成本计算无误,这套制度每年花费约1150万英镑,或每位下院议员花费约17500英镑。这与预计的2014/15年度政府总支出7320亿英镑相比,看来不算过分。

伟大的宪法学家艾佛尔·詹宁斯(Ivor Jennings)曾形容议会质询“具有最大的宪制重要性”。互联网、数字政府以及《信息自由法》的生效所带来的影响,已然令议会质询成为向行政部门询求信息的一种更少特权、更不特别的方式。但是议会质询仍然象征着大臣向议会的最终问责,在这方面的重要性一如既往。

新民说


苏纳克正式成为英国首相 面临三大挑战

当地时间10月25日,刚刚当选为英国保守党党首的里希·苏纳克在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现年42岁的里希·苏纳克是英国最近七周之内的第三位首相,也是英国历史上首位亚裔首相,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苏纳克也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在获得国王查尔斯三世授权后,苏纳克将开启组建新内阁的进程。在从白金汉宫返回唐宁街后,苏纳克在首相府门前发表就职演讲。

在演讲中,苏纳克表示,他已接受国王的任命组建新政府。他强调,目前,英国“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后果仍然“挥之不去”。他指出,自己将致力于稳定经济,但这意味着“艰难的决定即将到来”,他还表示将以自己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应对新冠疫情所保持的工作状态,来面对当前的危机。

苏纳克称,自己被选为保守党党首和首相,部分原因是为了纠正前任所犯的一些错误,“这项工作立即开始”,他将致力于恢复民众对保守党的信任。“我将用行动而不是言语来团结我们的国家,”苏纳克说。

笔者三个月前写过一篇《英国将诞生首位“80后”首相?》,分析前财政大臣苏纳克为什么适合出任英国首相,当时很多人提出质疑,英国民众和保守党会容许一个印度裔英国人掌管英国大权吗?当时英国保守党就选择了空有雄心壮志的特拉斯,她在一顿“大胆”指挥之后,上台45天就草草收场,甚至被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讽刺为“从未见过如此丢人的英国首相”。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则讥讽特拉斯“值得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她最快摧毁英国金融系统。

7月份还在努力保持“日不落帝国”体面的英国保守党议员,到了10月份就改弦易辙,357名保守党议员中有155人公开支持印度裔的苏纳克,而火速从多米尼加“打飞的”回到伦敦准备“回炉”的约翰逊,在最后一刻宣布放弃退出保守党党首竞逐。很显然,保守党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执政党地位,作出了某种妥协。

根据10月20日英国免费电视新闻频道GB News的民意调查,英国民众对执政的保守党的支持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只有14%的英国人投票支持他们,53%的英国人称会在大选中投票给工党。当被问及他们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保守党时,许多受访者提到了“无用”、“无能”和“混乱”。这一数值被英国政治学者评价为“英国民意调查历史上保守党支持率最低的水平”。

此前在9月23日,同一个机构民调显示,当时工党的支持率是41%。而此时保守党的支持度已经从更早之前的33%跌到了21%。

如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工党支持率大增超过10个百分点,保守党支持率更跌至14%,这份民调数字意味着,若英国此时重新大选,工党可能大获全胜。

原本外界期待前首相约翰逊与前财长苏纳克进行PK,但正是苏纳克主导了一场“倒戈运动”,约翰逊才在一片质疑之声中黯然收场。不过,峰回路转,随着约翰逊的退出,当地时间24日下午,英国议会下院保守党议员团体“1922委员会”宣布,英国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成为执政党保守党新党首。在获得英国国王批准后,他正式出任英国首相。

苏纳克在胜选后表示,英国正面临深刻的经济危机,他上任后将致力于恢复国家的团结与稳定。苏纳克的表态非常谦卑,呼吁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和团结,说自己的最优先事项是让保守党和整个国家恢复稳定和团结,“因为这是我们战胜当前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未来的唯一途径。”

也许是外界压力颇大,苏纳克前一天在推特上的态度异常诚恳,他说,“(未来)我所领导的政府在每一个层面都将是正直、专业和负责的,我将日复一日地努力并完成工作。我请求你们给我一个机会,帮助解决大家的问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张蓓认为,苏纳克此次能够如此顺利地胜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特拉斯的40余天执政被证明是一个非常大的灾难。她的财政政策不仅引发了市场极大的恐慌,也对保守党的信誉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保守党也非常清楚,如果再选出一个又是像特拉斯这样的人,保守党赢得下次大选的可能性就几乎是零了,所以他们必须要选一个和特拉斯完全不一样的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苏纳克很显然是脱颖而出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所副所长、研究员田德文认为,在经过了约翰逊的“不靠谱”跟特拉斯之后,保守党现在需要一个稳定的、有经验的、有专业知识的领导人,苏纳克应该说是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这也是英国保守党选择了苏纳克的原因。

<苏纳克的强大财经背景成为他胜出的关键>

新首相能否带领英国经济走出困境,英国人大多持观望态度。苏纳克曾先后在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和MBA,毕业后就职于投资银行高盛和一家对冲基金,在步入政坛前,曾与人共同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在一些英国人看来,苏纳克在经济事务上的专业履历,让他成为带领英国摆脱困境的合适人选。

英国《金融时报》称,当前英国经济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已达到10.1%,为近40年来最高水平,是英国央行调控目标的5倍以上;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徘徊在50年来的低点附近。

在特拉斯的大规模激进减税方案被证明是个错误之后,不少保守党人认为苏纳克才是经济政策上“对的人”。苏纳克与特拉斯在税收政策上的主张截然不同。他反对贸然减税,强调只有在通胀得到遏制后才能减税,否则只能让富人受益,无法为穷人减负。

早在今年7月份,苏纳克与特拉斯作为候选人参加第一场电视辩论时,就指出特拉斯提出的经济政策会对英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没想到一语成谶,自从9月23日特拉斯政府宣布实行减税政策以来,英镑汇率跌至过去37年的最低点,政府借贷成本飙升,通货膨胀加剧,民众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以至于英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进行干预。

英国工党副领袖安吉拉·雷纳的发言就毫不客气,她说保守派彻底崩溃了,保守党的承诺破坏了英国的 经济。安吉拉·雷纳还说,保守党不能每个月都在换首相。

由于支持率遥遥领先,工党一直呼吁提前举行大选。 图为工党领袖斯塔默(左)和副领袖安吉拉·雷纳

英国自由民主党领袖爱德·戴维也表示,“约翰逊辜负了这个国家,特拉斯破坏了我们的经济。我们不需要另一位保守党首相带领我们走向一场又一场危机,我们需要真正的改变。现在是保守党议员履行爱国职责,把国家放在首位,让人民发言的时候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张蓓分析认为,苏纳克有一个比较强的财经背景,此前在国际投行工作过,也读过MBA,而且在牛津时读的也是比较传统的保守党精英经常读的专业。最重要的是,苏纳克在位财政大臣时,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一些救助计划比较受英国民众欢迎,特别是他提出的旨在保留1100万个工作岗位的救助计划。

<苏纳克七年从政之路:国会议员、财政大臣到首相>

与约翰逊经过长达25年的努力、才问鼎首相宝座相比,苏纳克2015年才当选英国国会议员,只用了短短7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国会议员、财政大臣到英国首相的三级跳,成为英国政府历史上最年轻的“掌门人”,这让外界不禁困惑,保守的英国政治好像突然转了性,选择了一位政治“少壮派”。

不过,仍有不少保守党议员对苏纳克的印度血统表示怀疑,质疑他对英国的忠诚度。保守党议员杰瑞表示苏纳克“甚至不是英国人”,认为“苏纳克对美国忠诚”。杰瑞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英媒曾曝出苏纳克持有美国绿卡,而苏纳克的印度裔富豪妻子穆尔蒂则逃避了数千万英镑的税款。

对于苏纳克的当选,印度总理莫迪的反应也颇值得玩味。莫迪第一时间在推特上“热烈祝贺”苏纳克当选,并在推文中写道,“在你出任英国首相之际,我期待我们在全球问题上的密切合作,共同落实‘2030年路线图’”。

苏纳克即将出任英国首相的消息,也令不少印度人兴奋。

印度网民和一些媒体人的感慨在于,曾经身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如今居然有人要当上英国的首相了,而且还是发生在印度独立75年这个年头以及印度人正在庆祝本国“排灯节”的日子里,这让他们颇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而英国路透社24日报道称,苏纳克是虔诚的印度教教徒,曾被拍到在唐宁街11号外点燃蜡烛庆祝排灯节。

但是印度《国家先驱报》认为,印度在英国最受欢迎的贸易伙伴名单上的排名只在第17位。苏纳克看起来像印度人,但他可能不会让这一点影响他的决定。相反,他还需要艰难地向世界证明他并不偏袒印度和印度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张蓓指出,很多保守党议员也不喜欢苏纳克,包括他的族裔身份,以及苏纳克此前在推翻约翰逊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其实也会成为苏纳克未来施政时会面临的比较大的一个内部挑战。

<苏纳克面临艰巨的任务>

对于英国首相短时间内接连换人,英国天空新闻的数字政治助理麦吉尼斯在推特上揶揄说,“我儿子已经经历了4位财长、3位内政部长、2位首相和2位君主,但是我的儿子才四个月大。”其中提到的4位财长分别是苏纳克、扎哈维、科沃滕和亨特,三位内政部长是帕特尔、布雷弗曼和沙普斯,两位君主是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三世,而首相的数量则要增加到三位了:约翰逊、特拉斯和苏纳克。

没错,苏纳克宣布当选后,麦吉尼斯又发推了,调侃儿子在婴儿床上亲眼见证了第三位首相的诞生。

对英国来说,无论是约翰逊、特拉斯,还是如今的苏纳克,都要面临非常大的考验,无论谁做首相还是要解决三大难题:通货膨胀,能源价格高涨和经济衰退。

从苏纳克公布的施政理念来看,首先抓的是通货膨胀,因为抓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缓解能源涨价的压力,但是这种做法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会有一定的抑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所副所长、研究员田德文分析认为,苏纳克未来要在维护稳定跟促进增长之间,把握一个度,并且能够适时地、温和地进行政策调整。经过特拉斯之后,保守党内部谁也不想再乱一场。这是对苏纳克来说,应该是一个底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张蓓表示,苏纳克未来面临三大严峻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保守党是在没有经过大选的前提下,进行的第三次首相更迭,所以苏纳克的民意授权是不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对党工党会不断质疑苏纳克的合法性。

第二点,苏纳克在保守党内部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党内有一部分议员是非常反对他的,所以苏纳克的政策必须要能够团结全党,这其实对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另外最重要的是,苏纳克当前面临的国内治理任务非常艰巨,英国财政问题非常严峻,现任财政大臣亨特预测英国的公共财政面临400亿英镑的缺口,而且金融市场对英国政府的信任度也在下降,所以苏纳克上台后,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稳定住国际市场对英国的信心,同时也要回应国内民众对于生活成本危机的需求。

G7中的英国迎来了首位80后“掌门人”,还是少数族裔,国际政治格局会带来哪些微妙变化,值得继续观察。

作者丨杨颖,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直新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6 01:52 , Processed in 0.0191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