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home.myoldtime.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36岁歌手因口腔癌去世,都说槟榔有毒,为何立法禁止这么难?

已有 112 次阅读2022-9-21 05:19 |系统分类:时政

36岁歌手因口腔癌去世,都说槟榔有毒,为何立法禁止这么难?

作者|蔡乐渭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9 月10日,36岁的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据悉,其之所以患口腔癌,与长达六年的嚼槟榔史有关联,他曾在自己社交平台称,“珍惜生命,远离槟榔。”

傅松并不是因口腔癌而去世的第一位公众人物,在其之前,有着许多人包括公众人物因口腔癌而逝去。众多人因口腔癌而逝去,唤起了人们对导致这一疾病的重要“嫌疑对象”槟榔的警惕。其中一种越来越高的呼声是,对槟榔进行立法,限制、规范乃至禁止槟榔的生产、经营和食用。

监管在加强,立法仍欠缺

如果将立法界定为制定法律、法规或规章,那么,到目前为止,中央层面尚无有关槟榔的专门立法。在地方层面,可查询到的唯一立法是厦门市于1996年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厦门市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规定》。

该规章规定,违反本规定生产、销售槟榔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违反本规定食用槟榔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值得注意的是,厦门市上述规章的第一条规定“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市容市貌整洁卫生,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制定本规定”,其立法目的似乎主要不在于防范槟榔所带来的健康危害。

除厦门已经立法之外,海南、湖南等地目前也在尝试推动立法。

但从公开资料看,这些地方的立法努力主要着眼于推动槟榔产业的发展,而非将槟榔作为一种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的物品而进行规范和限制。比如,在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对人大代表《关于湖南槟榔产业突破瓶颈健康发展的建议》作出的答复显示,其将加强与省司法厅、省人大的工作衔接,争取通过地方立法确定槟榔“地方特色产品”的定位。

缺少专门立法,不等于没有任何监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地都是将槟榔视为食品进行监管的,相关槟榔生产企业领取的都是食品生产许可证。

但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未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这意味着槟榔不再作为食品来管理,也不能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自2021年起,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不再办理省内所有槟榔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延期申请。

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而在此前的2021年3月份,广州全市媒体、户外广告已停止发布槟榔广告。

然而,由于缺少有关槟榔的专门立法,特别是没有法律、法规层面的立法,相关行政监管措施的合法性存在讨论的空间。甚至地方政府规章关于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的规定,是否符合《立法法》第82条关于“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的规定,也是值得探讨的。

科学认知:危害健康是共识

不可否认,槟榔果实是我国的传统药材,槟榔种仁是我国四大南药 (槟榔、砂仁、益智、巴戟) 之一。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槟榔相关饮片及成方制剂多达六十余种。

但药用功效只是槟榔的一个方面,科学研究证明,槟榔含有槟榔碱、麻黄素等物质,食用后使人兴奋,长期食用容易产生依赖性,易成瘾。不仅如此,资料还显示,长期嚼食槟榔,容易致口腔黏膜发生纤维性病变,有导致口腔癌风险。

| 口腔癌患者手术后照片

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已 将槟榔列入1类致癌物清单;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槟榔果和槟榔嚼块均被列入一级致癌物;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 (2019-2025年) 》中,将咀嚼槟榔与吸烟并列为两大口腔疾病高危行为。而在2021年1月一项公开发表的研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发现,嚼槟榔已成为中国的口腔癌患者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除了可能导致口腔癌之外,食用槟榔还可能给人体带来其他损害。如有关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食用槟榔对口腔黏膜细胞、人颊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生殖功能均可造成损害。

槟榔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归根到底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即便是槟榔产业的相关利益方,也没有对槟榔具有危害性这一事实提出根本性的质疑。需要明确的只是,其到底有哪些危害及存在多大程度的危害。

在科学的意义上,槟榔与香烟极为相似:都存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都容易使人产生依赖性。若说两者的危害有什么不同,那可能在于,相较于香烟产生的“二手烟”会危害不吸烟者,槟榔不会直接危害食用者之外的人。

认识到槟榔与香烟一样对人们的健康存在危害,那么也等于从科学角度承认,如对香烟进行专门立法一样,对槟榔也有进行专门立法的必要性。

影响立法的利益群体有哪些

既然某一物品对人体有明确的危害,那么为何不立法加以限制乃至禁止?

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一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往往是利弊兼具,牵涉到多方利益,是否立法加以规范、如何进行规范是一个利益权衡的问题,槟榔这一事物亦是如此。

对槟榔加以立法规范,必须考虑到多方不同的利益。

据《中国市场监管报》数据,2011年至2018年,中国槟榔产业产值从558亿元上涨至781亿元,且呈继续上涨趋势。槟榔产业不仅本身规模巨大,还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

1、槟榔对一些地方的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槟榔的主要加工消费区湖南,槟榔已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如2017年出台的《湘潭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槟榔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槟榔产业销售收入3年实现300亿元,5年实现500亿元的目标。

2、槟榔行业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企业群,他们有继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我国现存槟榔相关企业共2.6万家,其中2019年新增1522家,2020年新增2861家。而据媒体报道,个别槟榔企业年产值已经超过百亿元。

3、直接或间接从事槟榔行业的人员数量众多。2020年10月,《海南日报》提及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海南省槟榔种植面积达178万亩,是海南230万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1.37%。在这个意义上,槟榔行业甚至也是一个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行业。

| 海南海口的槟榔摊

但槟榔行业的存在,并不是对所有各方都是有利的。除了前述对人们的健康存在危害之外,在经济层面,槟榔同样存在间接的、甚至可能是超乎收益的成本。

2017年刊登于《中国牙科研究杂志》的论文《预测槟榔在中国诱发口腔癌人数及产生的医疗负担》提及, 到2030年,湖南与槟榔相关的口腔癌患者将累计超过30万,在全国则可能超过100万,造成的医疗负担可能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大大抵消槟榔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正是因为牵涉到众多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到不同的利益,槟榔的生产、经营和食用是否要推动立法以及如何立法,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甚至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利益权衡问题,需要兼顾、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到政策决断的时候了

食用槟榔对人体有害,此点已成为共识。但是,槟榔最直接的“受害者”恰恰是槟榔的消费者,如多数“烟民”不会主张禁烟一样,这些受害者中的多数人,也不会主张禁止槟榔的生产,甚至会反对对槟榔行业进行严格的限制。

在这种情形下,就出现了一个稍显诡异的现象: 槟榔的受益者和最直接的受害者,从其切身需要出发,都不会大力主张对行业的严格限制;真正呼吁从规范与限制的角度对槟榔进行立法的,是那些看上去与槟榔无直接关联的医疗界、学界、传媒界等方面的人士。

上述局面,使得槟榔的危害尽管客观存在,但槟榔立法却失去了最直接、有力的推动力量,甚至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该领域至今没有专门立法的原因所在。

然而,立法保护对象缺少利益表达的动机和机制的时候,恰恰是立法决策者发挥其决断力、作出立法决策的时候。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与现实之下,更需要决策者站在一个超然、宏观的立场,正视槟榔对整个社会经济和公众健康的利弊影响,权衡其间所牵涉的不同利益,适时作出立法决策。

有关槟榔立法的方向,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全面禁止日常生产、经营与食用,二是允许存在但加以规范和限制。

基于当前槟榔行业现状,后者无疑是更可行的,即一方面认可其存在的客观性与必要性,有条件允许其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食用槟榔存在的危害,从生产、经营等方面对无序扩张的槟榔行业进行规范与限制。

至于立法的具体内容,则可由决策者、立法者和相关地方政府、槟榔生产者、消费者等利益方,在尊重科学、正视现状、着眼公众健康和经济民生的基础上,参考控烟立法等相关领域的立法经验,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协商讨论,以达成必要的共识。

但无论如何,对槟榔这一特殊的可食用物品,已经到了通过立法进行规范的时候。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主编|张丰


多地禁止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近千亿产业链何去何从?

近日,话题“四川营山等地要求下架槟榔”、“浙江义乌要求下架槟榔”引起网友讨论,多地要求商家下架槟榔,禁止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

9月20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浙江市监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当地槟榔不得以食品的名义销售,而非“禁售”。

浙江、四川多地禁止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

前述工作人员强调,不是说不让商家销售槟榔,而是槟榔现在属于“槟榔制品”,不属于食品,因此不能以食品的名义去销售。商家如果继续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或是槟榔产品包装上如果出现“食品”字样,属于违规,仍将由市监局来监管。

国家监管层面早就对槟榔有过“定性”。

四川省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7月29日答复该市人大代表《关于消除槟榔制品对未成年人危害的建议》时表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里未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槟榔不再作为食品管理,也不能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已缺乏依据。

就在9月19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近日,营山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县槟榔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了集体约谈。会议要求,各经营户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对食品经营场所销售槟榔及槟榔制品的,立即联系食品经营单位下架,如有违法行为,将依法查处。

多地市监局出手禁止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一位青年歌手则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告诫人们远离槟榔。

9月10日,36岁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2021年确诊口腔癌后,他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呼吁大家“远离槟榔”,话题“36岁歌手嚼槟榔6年因口腔癌过世”一度登上热搜榜单。

据悉,槟榔原产于马来半岛的热带雨林中,中国引进槟榔栽培有1500余年历史。“槟榔习俗”在2016年入选了湖南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海南省市监局2021年10月实施的地方标准《槟榔》(DB46/T 543-2021),槟榔鲜果呈椭圆或近圆形,果皮绿色,加工后制成可供咀嚼的槟榔干。

但对于槟榔,一直存在致癌的争议。人民日报主办的健康时报于9月13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槟榔在200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定义为一级致癌物,2012年,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和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都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一类致癌物(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中。

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俞光岩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槟榔中所含有的槟榔碱促使胶原纤维沉积,长期食用会产生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且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过咀嚼后形成亚硝基,也是致癌化合物。除此之外,槟榔较硬,咀嚼时易对口腔黏膜造成创伤,久而久之也可能会转化为口腔癌。

近千亿产业链何去何从?

很多网友评论表示,支持全国都禁止销售槟榔。但也有网友指出,槟榔产业背后的产业链庞大,很难全面禁止。

2021年9月,《中国市场监管报》曾发文《“槟榔”与“群众利益”》称,2011年至2018年,中国槟榔产业产值从558亿元上涨至781亿元,且呈继续上涨趋势。

槟榔行业的上游是数百万种植农户,产业链的中游,则是市值百亿元的槟榔加工企业,集中分布在湖南。据光明日报2017年报道,湖南省的槟榔产业总超值超过300亿,约占全国槟榔总产值的四分之三。

而槟榔也被当地视作支柱产业,仅湘潭一市,槟榔就贡献了上亿元税收。

2017年5月,湖南省湘潭市发布了《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槟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相关政策解读。解读中披露,湘潭市槟榔产量占全省生产总量的80%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税收过亿元,近15万人从事与槟榔相关的工作。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湖南槟榔龙头企业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口味王集团”)总裁陈义参加论坛时提到,目前槟榔产业年均增速超过30%,未来这个行业至少将达到千亿元级的市场容量。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2019年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禁止协会成员打广告,而此前,口味王集团连续三年独家冠名湖南春晚,打出“提神快,嚼口味王”的口号。

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通知禁止槟榔产品在广播电视渠道打广告。多家槟榔企业则转战短视频平台进行营销、宣传。

一颗小小的黑色果实背后是如此庞大的产业链,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浙江、四川等地采取行动,这预示中国槟榔行业已经进入整治阶段,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对槟榔采取更严厉的政策。而对于湖南等地,“(对禁售槟榔)要一刀切也有一定难度,应该是会慢慢收紧”。

实际上,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27号建议的答复》就表示,针对代表提出的湖南嚼食槟榔以及槟榔加工历史悠久,目前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涉及数百万人口就业和经济来源,并提出通过地方人大制定、颁布相关管理条例的方式,解决槟郎加工产品定位和监管等问题。国家卫健委支持地方结合实际情况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引导槟榔相关产业健康规范发展,将依职责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来源:澎湃新闻


禁售槟榔 不仅因为它是一级致癌物

9月10日,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终年36岁。傅松生前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的口腔癌系槟榔所致,呼吁大家“珍惜生命,远离槟榔”。近日,“36岁歌手嚼槟榔6年因口腔癌过世”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舆论场中关于禁售槟榔的呼声再起。据浙江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透露,近期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浙江省内食品经营者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制品,如果之后商家存在销售槟榔行为,相关部门会进行处罚。

三年前,一篇题为《千亿“软性毒品”槟榔,和正在上瘾的6000万中国人》的文章广泛流传于网络,文中将槟榔描述为“软性毒品”,指出其“有百害而无一利”,引发网友对槟榔危害口腔健康的热议。近年来,禁售槟榔的社会呼声很高,这次歌手傅松成为槟榔的受害者,再次引发社会对于槟榔危害的讨论,多地掀起禁售槟榔潮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其实,浙江义务这次禁售槟榔并非临时作出的决定,而是酝酿已久的一项举措。政府相关部门出手禁售槟榔,引发了诸多网民的大力支持和叫好,这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主流的声音。但也要看到,槟榔被一些地方视为特色食品,并已形成了十分完备的产业链条,禁售槟榔必然会影响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也难免出现反对之声。不仅此次浙江义务禁售如此,此前一些地方推出相似举措,也曾引发不同的声音。就连此前叫停槟榔广告,也一直存在争议,推进颇为困难。

有观点认为,槟榔是一级致癌物,让一些人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禁售理所应当。然而,对禁售不理解、不支持的人认为,仅仅因为槟榔是一级致癌物就禁售,这个理由很不充分。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咸鱼、熏制食品、随酒精饮料摄入的乙醛等,都属于一级致癌物,相应商品是否都应该下架禁售?包含致癌物的食品不仅只有槟榔,如果其它一级致癌物不禁售,就不应该专挑槟榔下手。比如合理的做法是,对于含有致癌物的食品,应提倡减少消费,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防癌。

从表面上看,这话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禁售槟榔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级致癌物,更因为在目前它并非食品。这是因为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此后,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缺乏依据。尽管槟榔陷入尴尬身份之后,各种不同的观点较多,但既然槟榔已被清除出食品分类目录,那么在市场上被当作食品来销售,就会显得很不妥当。因此,下架和禁售是正常选择。

不仅如此,只要《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作了这一修改,那么,任何将槟榔当作食品的广告或其它推销活动,都失去了正当性。将槟榔当作食品来生产销售,更应被当作影响食品安全的行为来看待。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统一对槟榔的看法,进而化解纷争,尽早开启全面禁售槟榔的行动。

北京青年报


致癌零食被下架:千亿槟榔产业,是如何花式作死的?

禁不禁槟榔,这不是一个对错题,而是一个选择题。

正解局出品

近日,浙江义乌、四川营山先后下架了槟榔产品。

槟榔为何被下架?

千亿槟榔产业,到底该不该禁?

中国的湖南、海南和台湾,是槟榔的消费大省。

海南人、台湾人爱吃槟榔,是因为这两地盛产槟榔。

湖南人吃槟榔的习惯,据说源自一场瘟疫。

清代时,湖南湘潭瘟疫流行,槟榔被认为有驱瘟辟疫的作用,作为药材引入。

瘟疫被控制后,吃槟榔的习惯也保留下来。

槟榔

槟榔

中医记载,槟榔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之功效。

咀嚼起来,槟榔能让人感觉兴奋、发热,产生成瘾性依赖,欲罢不能。

在湖南,民间素有“槟榔加烟,法力无边”的说法。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槟榔有致癌的风险。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卫生工作者在湖南湘潭地区广泛调查后发现,当地的恶性口腔疾病与长期咀嚼槟榔之间存在着强烈关联。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槟榔为1类致癌物。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120种1类致癌物清单,槟榔赫然在列。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2011年,《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发表研究称,在流行嚼槟榔的国家和地区中,口腔癌的发病率名列前茅。

湖南的口腔癌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南的口腔癌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再来看湖南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的数据。

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科在《中国牙科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湖南口腔癌患者数量的研究论文。

在研究中,作者收集了长沙五所医院从2005年到2016年因口腔癌入院就诊的患者。

2005-2016年长沙五所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数量和其中由于咀嚼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数量

2005-2016年长沙五所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数量和其中由于咀嚼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数量

报告显示,十年间,槟榔导致的口腔癌人数翻了将近20倍。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2016年五所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为2108人,其中长期咀嚼槟榔的达到了1803例,占到了患者的85.53%。

泰国是曾经的槟榔第一生产国,也是口腔癌发病大国。2012年泰国政府彻底禁售槟榔后,该国男性口腔癌发病率一度降低到0.012%。

再次佐证,槟榔与口腔癌的密切关系。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

可以说,无论是学界、医界,还是联合国、中国,对槟榔致癌的认定已经很明确了。

那么,槟榔为何不一禁了之?

一禁了之,没那么容易。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槟榔高频消费者超1000万人。

这些消费者,对槟榔已经形成了成瘾性依赖。

突然禁售槟榔,肯定会引起反对。

更大的阻力,来自产业链。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8年,中国槟榔产业的产值从558亿元增长至781亿元。

初步估算,现在的产值已接近1000亿。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槟榔生产地,种植着中国95%的槟榔。

槟榔种植已成为海南230万农民(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1.37%)的主要收入来源,全产业链就业人口超过500万。

湖南是中国槟榔的主要加工地,仅湘潭一地,就业人员近30万人,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全省有7000多家槟榔相关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

2013年,央视在一档新闻节目中,指出“槟榔为一级致癌物”,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央视新闻节目指出“槟榔为一级致癌物”

央视新闻节目指出“槟榔为一级致癌物”

新闻播出后,当时导致了槟榔价格一度暴跌,从6元跌到1.2元。

整个槟榔产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

由此可见,槟榔产业规模接近千亿级,关乎数百万人的生计,不是说禁就禁的。

近年来,深陷致癌风波,槟榔产业早已处在风口浪尖。

按理说,这个时候,槟榔企业应该低调低调再低调,闷声发大财。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在2019年就出台过一个通知,要求所有槟榔企业停止广告宣传。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的通知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的通知

这显然是在规劝槟榔企业“低调”。

然而,槟榔企业,不仅不低调,反而花式作死。

某些槟榔企业,明目张胆地将广告打到了综艺节目、地铁上。

综艺节目、地铁上的槟榔广告

综艺节目、地铁上的槟榔广告

有的槟榔企业,在包装袋上印上了“耐嚼不伤口”的广告词。

槟榔包装袋

槟榔包装袋

有的还将槟榔包装成健康的商品,打起了“养生牌”。

包装成健康商品的槟榔品牌

包装成健康商品的槟榔品牌

有的槟榔产品,甚至铺货铺到了中小学门口,意图将中小学生发展为潜在消费者。

厦门查处学校周边食品店里的槟榔制品

厦门查处学校周边食品店里的槟榔制品

中国社会已基本形成“槟榔致癌”的共识,槟榔企业非但不低调行事,反而大打广告,甚至虚假宣传,以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浙江义乌、四川营山下架槟榔,不等于禁售。

下架的意思是,槟榔不能作为食品来销售,而是要当作“槟榔制品”来销售。

这一规定,看似突然,其实早有预兆。

早在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就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

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通知,严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

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槟榔“强监管”时代的到来。

不能作为食品销售,意味着槟榔的销售渠道将被大大压缩,快速发展的势头有可能就此止步。

槟榔从业人员,可能要提前考虑一下出路。

未来,槟榔会不会被全面禁售?

这不是一个对错题,而是一个选择题。

做选择,就要平衡、博弈,要看哪个选择更容易,更划算。

有调查显示,2016年,长沙共有8222例口腔癌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亿元。

专家据此推算,到2030年,湖南省槟榔口腔癌患者有可能超过30万例,经济损失超1500亿元。

放之全国,经济损失就更大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放任槟榔产业不管,企业赚了钱,却让国家、社会承担了健康损害、医保负担的沉重包袱。

要不要禁槟榔,就看收益、损失这笔账怎么算。

禁烟,禁酒,也是这个道理。

你认为应该禁售槟榔吗?

正解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7 00:44 , Processed in 0.0207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