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home.myoldtime.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我的县长父亲 不是袁华的区长父亲

已有 112 次阅读2022-9-20 05:37 |系统分类:时政

我的县长父亲 不是袁华的区长父亲

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9月18日,山东德州市作家协会发布了“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一篇题为《我的县长父亲》的散文获得了征文一等奖,引发热议。

有网友嘲讽这篇文章的标题撞梗电影《夏洛特烦恼》中“袁华同学的作文获得比赛一等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质疑此次选评选的公正性。

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随后,德州市作家协会将获奖信息删除,德州文联则回应称评选活动合规。

9月19日,封面新闻记者与德州市作家协会相关负责人电话取得联系,对方告知,关于“我的县长父亲”一文在网上引发热议一事,其个人暂时并不知情,至于后续的相关问题,可能会有官方进行回应。

记者梳理原文内容发现,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录,作者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父辈的情怀与奉献。

作者于忠东在文中介绍“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县长”“在他五十九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县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没给我们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

文章中,作者通过几件小事展现自己眼中对家人“无情”“抠门”“一根筋”的父亲,侧面反映了父亲是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清官”。

于忠东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文章是父亲节写的,纯粹为了纪念父亲。整理他的东西时看到他做的这些事情,自己很感动。

据齐鲁网3月31日报道,德州禹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曾收到一份由热心市民捐赠的珍贵礼物——来自上个世纪的91本工作日记。日记的作者是14岁就参加抗日的老党员于志明。

其中一本日记中记载着,1964年,禹城市春季水利工程的完成情况。经过几代水利人的努力,禹城市保证了粮食连年增产。

不少看过文章的网友表示文笔朴实,情感真挚。

澎湃评论

一篇讲述这样干部的文章获奖,有何不可呢?

应该说,仅看标题便发布皮相之见,是轻佻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但凡仔细读了《我的县长父亲》一文,都不免心生敬意。作者于忠东娓娓道来,深情款款,朴实无华的言辞中,对父亲有敬意,有追思,有理解,令人动容。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于志明(1929年-1988年),1943年投身革命,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去世后留下工作日记129本。文章呈现出的“我的县长父亲”于志明,是一位立体的、充满细节的优秀干部形象。

这种优秀,不只是体现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体现在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比如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腿肿得一按一个坑,却因为对烈士任荣贵的承诺,连续两年汇钱给其表舅。再比如,看到落水少年被救后气息奄奄,忙将大衣脱下给她换上,并快速送至医生家。这样的干部形象,让人看到了人性之光和感受到了人情味。

于志明是一位好干部,还体现在清廉。比如,他不利用权力为家人谋私,无论大儿媳想接班,还是儿子拥有可能进事业单位的机会,于志明都没有以权徇私。这种不近人情的“一根筋”,让人肃然起敬。

当然,更值得称道的是,于志明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带领民众治碱,改变当地“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年年白忙活,只为播种不打粮”的状况。这种主动作为、敢作为的精神,更让人感佩,油然想到那句话:“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于此种种而言,《我的县长父亲》获奖,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顺乎人心。这个征文活动,旨在推动当地廉洁文化建设,“主题作品创作以正风肃纪反腐、弘扬廉洁文化、讴歌本土先模人物和事迹为主要内容”。从文章内容看,《我的县长父亲》确实符合要求,能够获得一等奖,也是众望所归。

我们支持《我的县长父亲》获奖,更希望更多的人走近于志明,了解他的感人事迹。正如有网友所称:“这篇文章情真意切,通过细腻的笔触,回忆老一辈人的情怀与奉献,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的优良作风。”无数网友由衷地向于志明致敬,正在于他的的确确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让人真切觉得这就是好干部的样子。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作为女儿的于忠东回忆父亲,或有溢美之嫌。但是,于志明在当地确有好的政声。

8月3日,公众号“山东省禹城市政协”就曾介绍过于志明:“翻开于志明一本本的工作日志,从麦田串种棉花到帮助村民抬粪施肥;从抗旱防涝到和农民一起生产自救;从深入基层调查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到改造盐碱涝洼地……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砥砺前行的过程,看到了他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

这也说明,于志明的“好干部”形象不是人为塑造的,而是鞠躬尽瘁干出来的。“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干部,都值得礼赞和尊崇。一篇讲述这样干部的文章获奖,有何不可呢?

澎湃新闻


《我的县长父亲》获征文一等奖被嘲讽?网友:不应该!

9月18日,山东德州市作家协会发布了“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随后引发热议。

图片

名单中,《我的县长父亲》这篇散文获得了征文一等奖。

图片

有网友调侃,这一文章撞梗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经典场面——“袁华同学的作文获得比赛一等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

图片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随后德州市作家协会将获奖信息删除,未再作回应。

19日下午,德州市文联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应称,评选活动合规。图片
《我的县长父亲》的作者于忠东在文中写道:“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县长”,“在他五十九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县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没给我们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
于忠东通过几件小事,展现自己眼中对家人“无情”“抠门”“一根筋”的父亲,侧面反映出父亲是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清官。

图片

8月3日,山东省禹城市政协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发布一篇推文,是作者庞伟伟读老县长于志明“129本工作日志”的读后感。

文中称,七十多年前,禹城80万亩耕地中,盐碱地有30多万亩。于志明当县长时,日志中出现最多的就是种树、打井、抗旱、改碱等字眼,他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改变盐碱地、沙土窝,让庄稼多产、高产,让老百姓吃上饭。

图片

图片

另据齐鲁网3月31日报道,德州禹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曾收到一份由热心市民捐赠的珍贵礼物——来自上个世纪的91本工作日记。日记的作者是14岁就参加抗日的老党员于志明。

其中一本日记中记载,1964年,禹城市春季水利工程的完成情况。经过几代水利人的努力,禹城市保证了粮食连年增产。

图片

有看过文章的网友表示:“这是一篇因名字而遭到误解,内容朴实无华甚至略有土气,但是仔细读来却让人敬佩的好文章……”

图片



解放军报钧正平:这样的县长父亲 当然值得敬重

解放军报钧正平:这样的县长父亲 当然值得敬重

“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安宁,才能小家安稳。”今天网上热议的《我的县长父亲》一文中,作者的父亲将大家庭里一个又一个孩子送入军营,却又不肯利用手中的权力给退伍的孩子安排好工作。通过作者质朴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位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但对待儿女却貌似“无情”的“父亲”。这两个角色相互矛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看似“无情”的背后,正是“父亲”对党的事业的一片忠诚,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深情,以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片热忱。作者说:“父亲的家国情怀,影响了我们家几代人。”不但作者要铭记和缅怀这样优秀的父亲,整个社会都要从这样老一辈优秀党员干部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


谁在炮轰《我的县长父亲》?

一生几起几落的于县长,

一生几起几落的于县长,

给子女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

编辑:许晔

昨天,一场电影和现实的“联动”登上热搜。不过,两者表象相似,本质截然不同。

事件始于德州作协廉洁文化征文的一等奖作品——《我的县长父亲》。

·9月18日,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在其官微上发布的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

·9月18日,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在其官微上发布的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

本是一篇女儿讲述县长父亲清廉为民,无私奉献的感人文章,却因撞梗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我的区长父亲”,被一些网友嘲弄、批判,德州作协甚至因此删除了获奖名单和文章。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经典场面:“袁华同学的作文获得比赛一等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经典场面:“袁华同学的作文获得比赛一等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

而不久后,看完文章全文的网友表示:“为我昨天的轻浮道歉。”

对于近期网上的舆论,文章作者于忠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别人愿意咋说就咋说吧,咱也堵不了人家嘴,因为这都是些实事求是的事儿,我心里很坦然。”

谁在炮轰《我的县长父亲》?

“这一代的人要不说,

下一代人就不知道了”

在《我的县长父亲》一文中,于忠东写道:“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县长”,“在他五十九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县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没给我们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

“老爷子写了一辈子,我是最小的女儿,作为他的后人,我觉得应该整理出来。今年我已经60多岁了,下一代可能就没有这么深的情感了,也怕这些东西被毁了,当废纸卖了,就可惜了。”

去年,于忠东开始整理父亲于志明写的这些工作日志,今年父亲节前发表了一篇长文。

“一开始的题目是《逝去的背影》,内容是根据时间段一步一步写我的成长过程,写老爷子对我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写了一万多字。后来德州(作协)征文,征文要求是3000字以内,老爷子这一辈子做的,我确实觉着挺敬佩的,朋友劝我删改一下投稿,就改成了现在这样。”

于忠东表示,自己也没想到会获奖。

·于忠东。图片来源:山东禹城作家协会的微信公众号“禹城文学”。

·于忠东。图片来源:山东禹城作家协会的微信公众号“禹城文学”。

在文章中,她通过几件小事,展现了父亲对家人“无情”“抠门”“一根筋”,却是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清官”。

比如,她小时候“恨”父亲,因为母亲突然生重病,可是父亲接到口信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回来照顾母亲,而是说“我不是大夫,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但多年之后,她发现了父亲留下的工作日记,才知道那时候父亲是忙着和百姓秋收秋种。

再比如,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父亲明知道那年的新兵将开往北疆,随时可能参战,但还是送她16岁的大哥参军了,1973年又送她的二哥入伍。

于忠东还提到,自己的堂哥从山东水利厅回到禹城发展时,刚开始是一名临时工,水利局党组多次向时任县长的父亲打报告,希望能让堂哥转正,但是父亲硬是没批,理由就是上级没有相关政策。

“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老爷子做的这些事情,我自己在整理的时候,心里也感动得稀里哗啦的。那一代的人都是这样,像焦裕禄式的干部,这种精神应该发扬光大。我们这一代的人要是不说的话,下一代的人就不知道了。”于忠东说。

谁在炮轰《我的县长父亲》?

“如果半心半意为人民服务,

那只是加了引号的党员”

该文爆火网络后,于志明也受到更多关注。

谁在炮轰《我的县长父亲》?

他出生于1929年,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县人,1943年投身革命,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幼时,于志明经历过辛店惨案,目睹过日本鬼子的暴行,更是深受亲人加入共产党投身革命的影响,这一切都笃定了他一生初心如磐跟党走、披肝沥胆为人民的坚定信念。

1955年,年仅26岁的于志明成为禹城县第一届人代会选举的县长。他的129本工作日志,记录着这位共产党员从1951年到1985年,34年间的日常工作细节。

日志的每一页都有页码、每一本都有编号,捆放整齐。于忠东记得,以前每次搬家,父亲都会随身携带两个大木箱,里面装满了工作日志。

山东省禹城市政协曾发文称:翻开于志明一本本的工作日志,从麦田串种棉花到帮助村民抬粪施肥;从抗旱防涝到和农民一起生产自救;从深入基层调查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到改造盐碱涝洼地……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砥砺前行的过程,看到了他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

当年,于县长家里是出了名的穷。

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于志明的大嫂饿死,大哥要饭。他自己因饥饿,营养不良,浑身浮肿,家里5个孩子没饭吃,揭不开锅。

然而,在于志明1960年的工作日志中,第十册的第23页和24页,分别夹着两张1960年1月20日汇出的15元的汇款单和1961年5月4日汇出的20元的汇款单,收款人都是临邑陈英贤。

·夹在于志明工作日志中的汇款单。

·夹在于志明工作日志中的汇款单。

在那个一角一分都有分量的年代,于志明却两年汇出35元,这背后又是一段令人泪目的故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供给制”到后来的“工资制”,不管多么困难,35年来,于志明都坚持履行烈士任荣贵的嘱托,一直向烈士亲属陈英贤汇款,直到陈英贤去世。

1962年,于志明平反后将复职补发的1000多元工资也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他对家人说:“干革命不是为了自家富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都过上富裕日子,国家暂时有困难,补发的工资就当自己为国家做的一点贡献吧!”

·1961年,于志明(二排左三)在安徽带领山东民工治理二道河淮河。图片来源:“禹城文学”。

·1961年,于志明(二排左三)在安徽带领山东民工治理二道河淮河。图片来源:“禹城文学”。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于志明都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比泰山还重,一心扑在工作上,带领干部群众努力发展粮食生产、改造盐碱地、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怎样为老百姓做事情,无时无刻都在记挂着老百姓的冷暖。

生前最后八年,于志明是在不断的看病、住院中度过的。1985年,在病魔的折磨下,他隽秀工整的字体已变得歪歪扭扭,但他依然写道:

“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首先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解决不好,就很难说真正加入了党组织。如果半心半意为人民服务,那也只是加了引号的党员。”

谁在炮轰《我的县长父亲》?

真正的好干部,

永远活在民众心中

9月19日,德州市文联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表示,德州作协属于民间组织,是社会团体,该征文活动评选本身“肯定合规”。

而在舆论的喧嚣声中,人们也开始深思这一事件。

电影的桥段颇为讽刺,现实的反转同样如此。

这篇获奖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细节触动人心。作为退休人员,作者不知道电影梗再正常不过;而仅因为这样一个标题,就遭炮轰围剿,可见当下的网络戾气之盛,清醒之缺。

的确,对于以权谋私的行为,我们必须批判、追责,但这应该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如今的网络世界,有太多人为了造梗而批判,为了吃瓜而批判,为了流量而批评,甚至仅仅为了批判而批判。

键盘侠、标题党层出不穷:他们一叶障目、断章取义,用键盘写下娱乐至死;他们胡喷一气、见风使舵,只是为了寻找某种存在感,一种自以为是的成就感。

《我的县长父亲》被删除,是一场闹剧。所幸,在事件发酵后,大部分网友对文章和作者表达声援,原文也在大众的转发下不断被看见。文章结尾写道:天地之间有杆秤,大秤砣是老百姓。

网络世界也是如此,公道自在人心。真正的好干部,值得上热搜,更永远活在民众心中。真正的好文章不会也不该被一个标题埋没,所谓的网络审判者也终将在事实面前无地自容。

【附《我的县长父亲》全文↓↓】

来源:人民文娱、山东省禹城市政协官微、海报新闻、红星新闻等。

来源:人民文娱、山东省禹城市政协官微、海报新闻、红星新闻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6 22:31 , Processed in 0.0200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