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home.myoldtime.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前线“吃紧”之际,普京的表态引人关注

已有 166 次阅读2022-9-13 09:55 |系统分类:时政

前线“吃紧”之际,普京的表态引人关注

会议视频截图 来源:俄新社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闪电战’策略没有奏效。”当地时间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政府官员召开线上会议研究经济问题时表示。

俄罗斯卫星社报道称,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商业、经济、媒体、体育、文化实施了严厉制裁,然而却对制裁实施者本身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导致能源价格和通胀飙升。

俄乌冲突的正面战场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乌军在乌东部和南部发起反攻,称已收复6000平方公里土地,俄军则大范围后撤。

俄军扛不住了吗?西方媒体正大肆渲染俄军“溃败”,就在外界纷纷猜测俄方将在“前线”拿出的下一步动作时,普京在“后方”开会研究俄罗斯经济状况,并给出积极信号。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普京此番表态直接喊话“不友好国家”,针对性很强。

“俄罗斯正在充满自信地应对外部压力,这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些国家的金融和技术侵略。‘经济闪电战’策略并没有像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奏效。这一点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他们也看到了。”普京说。

“他们”是谁?不言而喻。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宣布对俄实施多轮制裁,欧盟紧随美国脚步已出台至少6轮制裁措施,涉经济、能源等多个领域。

结果却是欧洲遭受严重反噬,将迎来一个艰难的凛冬。欧洲多国民众11日再次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对俄制裁带来的能源价格飙升和生活成本高企,要求停止“自杀式的制裁”。

9月3日,约7万人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市中心进行抗议。图源:视觉中国

在12日的会议上,普京用3个词形容西方对俄制裁——“不友好国家”的反俄措施是冲动的、不专业的和不可预测的。“我们应当按照自己的逻辑来工作,掌握主动权。”

普京给出了一系列数据,表示由于实施了支持经济的措施,俄罗斯成功防止了经济衰退并稳定了通货膨胀,经济正在进入增长轨道。他指出,今年1至8月俄罗斯联邦预算盈余为1374亿卢布(约合165亿人民币),财政状况好于大多数G20国家。

此外,普京还表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是俄罗斯经济政策的优先事项,俄罗斯经济去美元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这场会议表达的信号很明确——西方试图用高压制裁快速消耗俄罗斯的目的没能实现,接下来如果要打“持久战”,西方要掂量掂量手中的筹码了。

普京 资料图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普京此番表态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俄乌战场发生重大变化。连日来,除了在赫尔松战线外,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战线也发起密集攻势。

本月8日,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称,乌军已从俄军手中夺回了约1000平方公里的领土。

10日,乌媒体报道称,乌军已进入顿巴斯地区的伊久姆。此地五个月前被俄军占领,是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的主要基地。

乌地面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当天发表讲话称,乌军已经夺回巴拉克列亚,这是乌反攻行动中夺回的首个大城镇。

乌国家安全局同一天发布了相关照片,确认乌军已经夺回了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市。库皮扬斯克是哈尔科夫地区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东部的一个重要的后勤枢纽。

乌总统泽连斯基于当天晚间宣布,乌军自9月初以来已夺回约“2000平方公里领土”。

泽连斯基 资料图

11日,扎卢日内称,自9月初以来乌克兰已重新控制了3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哈尔科夫方向,乌军正在向南、东、北三方推进。

泽连斯基当天发布视频称,乌军重新控制了哈尔科夫州的契卡洛夫斯克。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12日报道称,泽连斯基在当天晚间例行视频讲话中表示,从9月初到今天,乌军已经控制东部和南部6000平方公里土地。武装部队的行动仍在继续。

短短几日,乌军“战果”从1000平方公里扩大到6000平方公里,与其密集攻势和高调回应相对的,是俄军的撤退与调整。

俄罗斯国防部10日发表声明称,为实现既定目标,决定将驻扎在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地区的俄军部队重新集结,加强顿涅茨克方向的力量。

俄国防部称,已用三天时间将伊久姆-巴拉克列亚部队撤离至顿涅茨克境内。

接连拿下重镇,似乎也给了乌方更多信心。泽连斯基11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直接否认了与俄谈判的可能性,称“目前并无可能。我没有窥见对方展现建设性姿态的任何意愿。”

10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巴拉克列亚,被毁坏的带有“Z”字标志的俄军军用车辆。图源:视觉中国

战场虚虚实实,哈尔科夫地区的形势仍不明朗。乌军方也承认,乌军反攻伊久姆时没有发生大规模激战;而俄军撤退是否真像他们所说,是为了加强顿涅茨克战场力量,仍未可知。也有分析指出,不能排除俄军借撤退诱敌深入、包围乌军的可能。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西方媒体已经在高调渲染乌军的胜利。CNN称,过去一周是“乌克兰的成功和俄罗斯的失败令人惊叹的一周”,东部战场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乌克兰军队的快速装甲攻势穿过俄罗斯的防线,攻占的领土“比4月以来俄军在乌克兰夺取的所有领土还要多”。

俄罗斯“自由媒体”12日报道指出,这只是西方刻意渲染出来的“哈尔科夫狂欢”的一部分,而陷入“狂欢”的基辅政权,将为此付出难以置信的高昂代价。

俄军的撤退已经引起俄国内各方关注,舆论关注俄方的反击。据塔斯社12日报道,俄车臣共和国安全委员会秘书、“阿赫马特”特种作战团指挥官表示,车臣向顿巴斯方向增派一万余名预备役军人。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当天还在Telegram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车臣的精锐部队在休整后已经返回特别军事行动区域。他补充说,在拿下马里乌波尔、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等城市后,车臣精锐部队进行了休整,现在他们已经重回前线。

卡德罗夫 资料图

12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执行特别军事行动的过程中,俄军方的任何行动都要报告给俄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即普京),普京与国防部长和所有军事指挥官保持着沟通。

此刻,全球的目光都在关注普京。俄方下一步动作,相信不会太久。

来源:长安街知事


未来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至少有三件大事

资料图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举世震惊,中美迅速和解,携手对付苏联,冷战格局彻底改写,这也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今年是尼克松访华50周年整。历史白云苍狗,太多的物是人非。

但未来一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又一个改变世界的一周,至少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

撒马尔罕,丝绸之路上的名城,见证了太多的风云际会。

9月15日至16日,上合组织峰会将在这里举行。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峰会,尤其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领导人将再次面对面开会。

一个重点,上合将扩容。

不出意外的话,伊朗将正式成为上合的一员。

此外,按照媒体的报道,准会员国将增加白俄罗斯,观察员国增加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尼泊尔,对话伙伴增加埃及、卡塔尔、沙特、巴林、马尔代夫,叙利亚、以色列也会递交申请,等等。

撒马尔罕峰会,毫无疑问,将是上合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中方也公布了消息,9月14日至16日,最高领导人将参加上合峰会,并对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那意味着他将和普京、莫迪等一众领导人见面。这也是世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上合峰会的一次历史性聚会。

他的第一站是哈萨克斯坦。外交无小事,第一次更有着意味深长的含义。为什么是哈萨克斯坦?

很简单,中哈关系正在不断深化。大家都知道,今年世界第一只黑天鹅,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动荡,总统托卡耶夫迅速平定了局势,中方也第一时间表达了支持。

过去三十年,是中哈关系的“黄金三十年”;那接下来,将是又一个“黄金三十年”。当然,这种黄金关系,也不仅仅是与哈萨克斯坦。现在的中亚,基本都是中国的朋友,是上合组织的成员。

什么是风云际会?

这就是风云际会。

未来几天,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在中亚,聚焦在撒马尔罕。

第二件事,俄乌战场风云再起。

这几天说得比较多了,大家也都格外关注。乌东战事又起,但这一次,是乌军发动大反攻,俄军在大幅撤退。乌军前锋,已经突破到了乌俄边境。

战场形势突然逆转,为什么会这样?

我之前文章,讲过乌军“声东击西”的战略、西方提供的高精尖武器、俄军的拉胯失策,以及可能的兵不厌诈。但有朋友昨天还特意提醒了一点,美国的情报!

现代战争,我们看到的是战场的短兵相接,我们看不到的是激烈的情报战。尤其是美国,除了先进武器外,肯定还为乌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甚至可能是俄军哪怕细小变动的情报。这是俄军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

但这些都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未来一周,战场厮杀将会继续,这肯定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而战场的得失,决定着俄罗斯和乌克兰未来的走向。

乌军的大反攻能不能持续?俄军是否真会就此陷入被动?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场持续了半年的冲突,更激烈的较量正在开始,更多的人将倒在血泊中。

第三件事,英国女王的盛大国葬。

这是英国的一次盛大国葬,也是西方世界的一次可能空前的聚会。

时间是9月19日。不出意外的话,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等,都会出席葬礼。

但因为是女王的葬礼,日本天皇德仁也将参加,欧洲的众多王室,更会一股脑出席。此外,考虑到历史渊源,英联邦几十个国家领导人也将都前往伦敦,向女王表达最后的敬意。

确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她作为一个虚君,虽然不掌握英国内政外交大权,但她成了英国软实力的杰出代表。

她1952年登基的时候,英国首相还是丘吉尔,美国总统还是杜鲁门,苏联领导人还是斯大林。在位70年间,她见证了世界的风云变幻,见证了英国的一步步蜕变,也见证了自己的逐渐老去……

葬礼是她最后的哀荣,但对参加葬礼的西方领导人来说,更是借这个机会,又一次密会勾兑、合纵连横。

拜登这次去伦敦,肯定会和英国新首相特拉斯举行第一次会晤;岸田文雄参加完伦敦葬礼后,将马上去美国访问。大家还可以看到,英法这对老冤家的微妙互动,英国和欧盟的种种恩怨情仇,还有英联邦国家对英国的复杂感情……

葬礼外交,有时也会改变世界。这次葬礼,无疑更是历史性的。

当然,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事情发生,除了这三件大事外,未来一周,我们还将看到半岛的风云,希腊和土耳其的缠斗,南美和非洲的动荡,以及美国的各种小动作……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这是一次世纪博弈。

我记得有一个专门的政治术语:大博弈(The Great Game),特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争夺中亚展开的斗争。

但现在的大博弈,肯定不仅仅限于中亚,而是波及整个亚欧大陆。

所以,过去这两年,我们见证了太多眼花缭乱的大事件:美国仓皇撤离阿富汗,中亚国家时不时飞起黑天鹅,再往西,则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激烈冲突,还有正在进行中的俄乌厮杀,以及老欧洲和新欧洲间、美俄欧间的各种斗争……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亚大陆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不由让人想起了“世界岛”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创始人,是英国战略学家麦金德。他提出,欧亚大陆以及与之相连的非洲,实际是一个“世界岛”,当“世界岛”被铁路网覆盖时,一个强大的大陆国家,将主宰这块广袤的土地。

有人总结说,麦金德的思想其实可归纳为三句名言:“第一句,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第二句,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第三句,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麦金德的观点,难以脱离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未必只是一个强国,统治世界更是西方霸权思维。但高铁的出现,确实正让欧亚大陆联系得更紧密,“世界岛”比以往更像一个岛,并对世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这更考验着各国领导人的博弈水平。

第二,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我看到,因为俄乌冲突,很多朋友争得面红耳赤,有支持俄罗斯的,也有同情乌克兰的,因为偏好不同,传播的消息中,还有太多的谬误。

很多人也问我的立场?

我很简单,我们必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正义进步的一边。所以,我们看到,对于俄乌冲突,我们国家也总体保持着中立的立场,我们和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朋友,我们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

中国不是西方,中国也不可能是白俄罗斯,中国就是中国。中国有自身的国家利益。这种中立超脱的态度,事实上也是很多新兴国家的共同立场。

和平,真的太可贵了。若干年后回看,那么多死去的生命,到底为了什么?到底又得到了什么?太让人痛心了。

第三,我们正在见证大英最后的荣光。

死者为大,这是属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最后荣光。但我想,在这之后的英国,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再有了。

事实上,哀悼之后,更多是反思。

英伦三岛还会是英伦三岛吗?

必定地,越来越多的英联邦国家,将告别英国王室,最终走向共和制,其中甚至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

越来越多的英国前殖民地,肯定还会不依不饶,要求英国和英国王室为当年的血腥殖民道歉,进行赔偿。

英国女王让人尊敬,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女王的优雅、风度,虚位君主的身份,就忘了大英帝国当年贩卖黑奴、殖民掠夺的种种恶行,那真是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还有,英国人走后,总是擅长于留下各种麻烦,在印巴、在非洲、在中东……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改变历史的一周,也绝对不仅仅只是一周。

历史终究是历史,不管是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也不管是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牛弹琴


基辅欢呼“夺回领土”,俄军解释“重新部署”,乌克兰一周经历了什么?

9月12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在哈尔科夫西部郊区,一座发电站遇袭,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浓烟滚滚。(视觉中国)

9月12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在哈尔科夫西部郊区,一座发电站遇袭,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浓烟滚滚。(视觉中国)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当地时间11日称,乌军已从俄军手中夺回“超过3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仅仅在1天前和3天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的这个数字分别为“2000平方公里”和“1000平方公里”。“令人惊叹的一周”——12日,庆贺乌克兰“反攻取得大胜”甚至预言“乌东战场被重新绘制”的报道充斥着西方媒体的头条。上述数字尚未得到证实,俄国防部对俄军撤退的公开解释是“重新集结部队”以“解放顿巴斯”,而刚刚从远东回到莫斯科的普京上周末还出现在公园摩天轮的启动仪式上。12日,哈尔科夫连续第二天遭俄军袭击,导致电力和供水中断。正当军事专家们讨论着即将到来的冬天对于冲突双方的影响时,欧洲人已处在被高能源价格逼疯的边缘:“好东西都给了乌克兰!”他们走上布拉格、莱比锡、维也纳的街头,抗议并质疑本国政府支持这场军事冲突继续下去的理由。

哈尔科夫连续两天断电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继11日晚乌克兰哈尔科夫州、波尔塔瓦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以及苏梅州发生断电情况后,哈尔科夫市市长12日下午称,哈尔科夫当天再次因遭受炮击而失去电力和供水。乌方称这是俄军撤退时发动的“报复性袭击”,泽连斯基此前发推文称,11日断电的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州。

俄媒12日则报道称,顿涅茨克没有出现停电和通信中断问题。市内街道、商店和药店等照明正常。俄政治学家利赞称:“如果停电是俄方实施的,不排除我们以这种方式向乌军暗示,有必要停止炮击顿巴斯能源网络和扎波罗热核电站。”而俄《观点报》12日称,这或标志着俄对乌特别行动进入一个新阶段,目标是破坏乌克兰用于向欧盟国家出口电力的基础设施。

乌军总参谋部12日发战报称,“继续解放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地区的定居点”,并称仅在过去一天,俄军就从20多个定居点撤离。

“过去一周是令人震惊的一周,俄罗斯已从哈尔科夫东北部的大片地区撤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日称,上周,乌克兰军队夺回3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比俄军自4月以来在乌克兰所有行动中占领的领土还多”。军事分析人士称,俄罗斯似乎没有足够的储备来守住这些城镇,“我们仍需观察乌军的反攻能走多远”,但此次反攻显示乌军能够“有效地整合战车、机械化步兵、特战、防空与炮兵等发起协同作战”。反攻告捷虽不代表俄军很快会被逐出,但仍有重大意义,“如今整体态势对乌克兰有利”。

《华盛顿邮报》11日称,俄军目前仍占据广大的乌克兰土地,包括马里乌波尔、赫尔松等东南部与南部城市,克里米亚也仍在俄罗斯手里。但随着俄军撤出伊久姆,俄罗斯能否实现“占领整个顿巴斯地区”的战略目标,现已遭受质疑。

世界社会主义网站12日称,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在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附近“遭遇了军事失败”。乌军的迅速突破是美国和北约大规模升级冲突的结果。美国准军事部队在地面直接协调进攻,乌克兰的导弹袭击由美国情报机构指导,由其指定目标。越来越多的乌克兰军人携带的步枪、所穿的防弹衣以及运输车辆都是北约标准装备,“美国媒体不再试图掩盖美国直接参与战争的程度”。

“反攻的乌军是俄军的8倍”

而据俄《观点报》12日报道,俄方任命的哈尔科夫州行政负责人甘切夫当日称:“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上投入反攻的人数是俄军的8倍多。我认为,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我们才决定撤退,重新集结。”

关于俄军的撤退,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11日解释称,这是由于俄决定在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地区“重新集结部队”,组建“顿巴斯军团”,以实现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首要目标:解放顿巴斯。

科纳申科夫当天还宣布,俄军继续对哈尔科夫州、赫尔松州和顿涅茨克等地区的乌军进行打击。在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罗格地区俄空天军用高精准导弹袭击了乌海军陆战队第36部队的临时部署点。

俄军事专家博尔坚科夫12日对俄《消息报》表示,从政治角度来看,俄军这样的撤离可能是一个不太好的决定,但军事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方向最初不是特别军事行动中的优先事项。哈尔科夫地区不包括在特别军事行动宣布的目标清单中。那里的被占领土是被用作缓冲区,以掩护卢甘斯克和俄罗斯边界。现在其他地方需要力量。因此,俄军撤退“将释放出部分力量”。乌克兰受西方援助培训的战略预备队正准备在顿涅茨克发动新的攻击,俄军要击退这些打击,然后解放顿巴斯其余领土,这都需要更多的部队。

据俄塔社12日报道,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安全委员会秘书在“俄罗斯-1”电视频道的一档节目中表示,车臣已向顿巴斯方向增派“1万余名预备役军人”。俄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表示,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俄在哈尔科夫方向上失去的所有城市“都将被收复”。卡德罗夫12 日在社交媒体上称,在拿下马里乌波尔、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等城市后,车臣精锐部队进行了休整,现在他们已经重回前线。此前,在谈到俄撤军的决定时,他说:“我不能指责谁,因为我不深入了解制定了什么样的战略。但我知道一件事——俄罗斯必胜。”

俄《独立报》12日引用俄退役中将涅特卡切夫的话称,乌军的反攻表明,俄指挥部不应低估基辅的军事能力。“有时需要后退一步才能前进”,俄军事专家利托夫金称,俄军的撤退最终将有助于未来的进攻。

英国《金融时报》12日评论称,除解放了大片“人口稀少的”乌克兰领土之外,伊久姆反攻所取得的战略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文章引用克里姆林宫资深观察家加莱奥蒂的警告说:“你永远不应该低估俄罗斯人。”

欧洲各地反战呼声高涨

12日,普京在经济问题会议上表示,西方对俄的“经济闪电战”策略失败了,“去美元化”进程不可避免。同天,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说,普京了解俄军正在进行的“重新部署”。CNN则说,尽管俄方试图“把过去一周的灾难说成是战略重组”,但它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顺风顺水的对手”——西方正在为乌克兰准备新的军事援助。

然而,欧洲人似乎并不像CNN说的那样乐于“为乌克兰准备新援助”。如今在英国和法国,每度电的价格已经涨到人民币4元—5元左右。据法国新闻电视台11日报道,欧洲人对能源价格飙升的愤怒与日俱增。上周六,抗议者在维也纳举行集会,高呼反欧盟、反北约和反对布鲁塞尔对莫斯科制裁的口号。奥地利《今日报》11日称,奥地利反对通胀的第一次大规模示威游行开始了,这可能是“愤怒的冬天”的前奏。

另据德国MDR电视台12日报道,德国各地上周末也举行了抗议游行。在埃尔福特,2000多人11日走上街头,要求政府在当前能源危机下提供更多帮助。德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选择党指责政府奉行“乌克兰优先,本国公民无所谓”的政策,并提出“德国优先,乌克兰无所谓”的口号。此前,在德国的莱比锡和捷克布拉格也都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在布拉格,抗议者的口号也是“捷克第一”。柏林东欧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迪涅夫认为,欧洲国家的耐心,很可能会随着寒冷冬季的开始变得更少。

上周六,意大利抗议者在那不勒斯围攻了该国外长迪马约。据英国《快报》报道,一名男子一边试图靠近迪马约,一边大喊:“走!走开。那不勒斯不要你!”报道称,迪马约支持了政府对抗俄罗斯的政策,被认为是导致意大利能源价格暴涨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有网友发推文斥责他:“凶手。那些将一个国家拖入战争的人迟早会为此付出代价。”

环球时报


俄乌攻守之势发生逆转?

9月9日俄乌东部战线图

9月9日俄乌东部战线图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11号在其官方社交账户发布消息称,自9月初以来,已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回归乌克兰控制乌克兰方面宣布取得北线反攻的重大胜利,攻入哈尔科夫地区的巴拉克列亚(Balakliya)、库皮扬斯克(Kupiansk)以及伊久姆(Izyum)。俄方则表示是主动战术撤退,已将驻扎在巴拉克列亚和伊久姆的俄军重新集结,并部署到顿涅茨克方向。

俄乌攻守之势是否发生逆转?为什么乌军在南线的赫尔松方向反攻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却在北线哈尔科夫接连得手?

乌军连夺战略要地 俄军北线陷入被动

西方媒体称,“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军取得的最辉煌成就。”盘点乌军短时间内拿下的巴拉克列亚、库皮扬斯克以及伊久姆这几个城镇,确实如此。

最开始被乌军拿下的巴拉克列亚,是前线要塞和重要交通枢纽,乌克兰东北部非常重要的P78公路和T2110公路的交汇处,1942年5月份的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之中,德军正是在这个地方卡住了苏联军队突出部的北翼。乌军占领巴拉克列亚,就打开俄军防线的突破口。

伊久姆可谓“兵家必争之地”,北至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南邻顿涅茨克州,再往南则可至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在4月初占领伊久姆后,俄军就在此集结大批兵力和物资,最多的时候集结了近20个BTG(合成营),并将其作为前线进攻基地。

9月6日和9月10日俄乌东部战线图

9月6日和9月10日俄乌东部战线图

伊久姆东北约73公里的库皮扬斯克是哈尔科夫地区的第三大城市,这里北接别尔哥罗德,南至伊久姆,正处于南北向交通要冲。同时,这里也是连接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铁路线的关键节点,是俄军在乌东地区重要的交通和后勤枢纽。在2月底“特别军事行动”发起后一周内即被俄军火速攻占。

乌军胜招:“攻其不备”“声东击西” “扬长避短”

乌军能够取得战果,首先关键在于抓住战机,“攻其不备”。

北顿战役结束之后,俄军相当多部队转入休整,前线部队不足。特别是这段时间,俄军上万公里外的远东举行备受关注的“东方-2022 ”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总兵力超过5万人,武器装备达5000余件。

俄罗斯的目的之一是要显示,即使要应对俄乌冲突,俄仍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其他方向的威胁。然而,数万俄军忙于演习,不少指挥官、部队和装备被抽回国内参演,这难免导致了前方兵力空虚,比如巴拉克列亚这样的战略重镇,竟然只有2个顿巴斯民兵团和少量特警部队在防守。乌军显然准确抓住了这个重要的战役机会。

俄乌攻守之势发生逆转?

其次,即使一部分军力回国军演,俄军也还是留下一定的战略预备队应变。然而乌军之前声势浩大地宣称要在赫尔松地区发动大反攻,虽然战果有限,甚至伤亡比超过俄军不少,但是却把大量的俄军吸引到克里米亚半岛以及赫尔松地区。等到乌军“声东击西”,在哈尔科夫方向上发动突袭时,俄军短时间内在附近已经没有多少部队可以应急了。

《卫报》10日引述乌克兰前国家安全顾问兼现任特种部队博恩旅(Bohun Brigade)新闻官员别列佐韦茨(Taras Berezovets)称,大肆宣传乌克兰会反攻南部“是一场大型特别造谣行动”。总部位于美国的战争研究所上周四(8日)表示,“乌克兰在赫尔松的行动迫使俄罗斯军队将重点转移到南部,使乌克兰军队能够在伊久姆地区发动局部但非常有效的反击。”

9月9日俄乌全局战线图

9月9日俄乌全局战线图

最后,乌军在本次进攻中的战法也可圈可点,比如对于主要是民兵和特警防守的巴拉克列亚,采用机械化部队猛攻的战术,两天时间就拿下了。

而对于有重兵把守的伊久姆,乌军并不急于猛攻,而是“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武器的距离优势和准确度优势,打击伊久姆的补给线,截断M03公路,炮击伊久姆后面的河流上的桥梁。

近三天,库皮扬斯克和伊久姆依托的奥斯科尔河(北顿涅茨河支流)、北顿河上的四座桥梁,都已遭到炮火破袭。要注意,俄军当前完全没有能力修复这些桥梁或者搭设浮桥,因为这个方向的道桥部队此前已经全部集中到赫尔松为南线俄军架设浮桥。最终俄军只能撤退,乌军这种打法性价比其实比强攻来得更高。

俄军是否有能力反攻?

目前乌东整个军事形势似乎对乌军相当有利,在收复多处重镇,迫使俄军撤出伊久姆的同时,另一座俄军5月初占领的战略重镇红利曼也岌岌可危,有陷入包围的危险。亲俄领袖丹尼斯·普希林(Denis Pouchiline)上周六(10日)称,红利曼“处境非常困难”,一如顿巴斯北方其他多座城市。如果红利曼再丢,乌军就将大举进攻卢甘斯克——俄军这几个月最大战果之一,控制卢甘斯克全境就将不保。

俄乌攻守之势发生逆转?

虽然由于乌军采用打击补给线战术,俄军主动撤退为主,有生力量损失并不大,但这样的大撤退对部队士气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接下来对于俄军来说,首先就是要稳住战线。

从地图来看,在哈尔科夫战场,由于乌军复制了南部战场的断桥战术,俄军最佳选择就是依托奥斯科尔河-北顿涅茨河河流布防,在河东岸设置稳固的防线。俄罗斯国防部11号称,俄罗斯武装力量一架攻击直升机米-35机组人员挫败了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基区奥斯科尔河上建造渡口的企图。可见接下来阻止乌军大举渡河是关键。

俄军米-35直升机

俄军米-35直升机

在赫尔松战线,乌军依然不急于攻城略地,而是用远程炮火持续打击俄军后勤设施、关键交通节点、指挥所和兵员、装备集结地等。俄军则需要至少坚守聂伯河西岸一段时间,避免连续撤退动摇到全局。

此外,乌军的本次北线进攻,也等于离开了此前构筑的坚固阵地。这段时间,俄军出动了航空兵、火箭炮和火炮部队对进攻的乌军进行了猛烈打击,特别是俄罗斯空天军这段时间出动的次数达到近期新高,一方面是掩护俄军撤退,另一方面确实也给乌军造成一定损失。乌军这轮猛攻后,也需要一段时间休整补充,这也给俄军稳定战线的时机。

当然对于俄军来说有利因素是,目前俄军“东方-2022”军事演习已经结束,参演部队开始返回战场。俄罗斯新组建的第3集团军和其他方向上抽调的援军已经在日夜兼程,赶往哈尔科夫战场的途中。俄军的兵力不足问题将得到缓解。

俄军接下来还有一个有利因素是天气。接下来即将入冬,俄军比较擅长冬季作战,而且欧洲面临寒冬和经济压力下,援乌的力度估计会受限。如果俄军能成功防守,之后是否有能力在冬季反攻,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看点。

作者丨陈人欢,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直新闻


乌军收复东北多地,战局是否如西方媒体所说已偏向乌方?

俄乌冲突持续了200天,乌东北部哈尔科夫地区的战况出现重大转折,乌军一轮反攻成功收复了多个城镇,俄军撤退时留下大批武器弹药。

另一方面,俄军控制的扎波罗热核电站9月11日完全停运。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两人同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参与下,就核电站周边局势进行非政治化协作。

乌军收复东北多地,俄军匆忙撤走,丢弃大量武器弹药

在哈尔科夫地区北部一个乡村,居民走到大街上,拥抱入村的乌克兰士兵,庆祝他们赶走俄军、收复国土。当地距离俄罗斯南部边境仅仅6公里,2月底俄乌开战时迅即失守,至今已有6个月。

类似的场面在哈尔科夫地区的其它地方不断上演。收复巴拉克列亚的乌克兰士兵将当地一幅俄文横幅撕下来,上面写着“我们和俄罗斯在一起,同一民族”。

俄乌战事到9月11日持续了200天,乌军在东北战线发起的反攻出乎意料的成功,仅花了一个多星期左右的时间便迫使俄军放弃抵抗、匆忙撤走。

在巴拉克列亚周边的道路,有多辆被摧毁的俄军坦克,以及大量遭丢弃的军车、武器装备和弹药,不少完好无缺。乌军声称,至今收复了多达3000平方公里的领土。

有分析认为,乌军成功把握了俄军早前将兵力调往南部战线的弱点。乌军则认为,西方提供的武器充足,是他们快速推进的制胜关键。

乌军收复多个城镇后不久,哈尔科夫多地突然断水断电,并且发生多起火警。乌方认为,这是俄军撤走时故意破坏当地基建设施,借此打击乌克兰人。

俄媒:乌军在赫尔松死伤惨重,俄军将部队从哈尔科夫转向顿巴斯重整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乌军在邻近黑海的赫尔松遭遇重大伤亡,数千士兵死亡。报道指出,乌军在赫尔松战线多次试图袭击俄军控制的城镇,导致数千士兵死亡,损失了大量人力和资源,但只取得极小的战略成果。

而在哈尔科夫地区,俄军选择撤离并重新部署,到奥斯科尔河另一侧修建新的防御工事,而乌军则重新控制数十座村庄。

俄方表示,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正以新的战略进行重整。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表示,过去5天内,在哈尔科夫和尼古拉耶沃-克里维里赫两个地区,就有4000多名乌军死亡、8000多人受伤。

凤凰观察:西方盼来了乌克兰的“胜利”,但也许是过于乐观

近来乌军加强反攻,成功收复了多个城镇,如何看待目前的俄乌战况?以下内容摘编自时事评论员何亮亮的点评分析——

这两天看到西方媒体处于狂欢状态,他们说乌克兰的反攻取得了重大胜利,俄罗斯遭到重大挫败。目前乌克兰战局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乌克兰有一个很成功的做法,他们“声南击北”,类似于我们的声东击西。

乌克兰8月下旬开始就一直放风说,他们要在乌克兰南部被俄罗斯占领的赫尔松地区发动大规模反攻。他们确实发动了反攻,但兵力的调配重点不在南部,而在北部的哈尔科夫地区。也就是说,目前乌军以攻击赫尔松为名,但实际却在哈尔科夫发动反攻,且确实取得了成效,这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在哈尔科夫地区,乌克兰军队目前已收复一部分被俄罗斯占领的村庄居民点,乌总统泽连斯基称已收复多达3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个数字可能有夸大成分。而俄罗斯宣布歼灭了4000名乌军、重伤了8000名乌军,这个数字可能也有夸大成分。

乌克兰在哈尔科夫地区的反攻能取得进展,有另外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乌军确实在顽强抵抗,二是西方的援助非常关键,西方的援助包括情报、指挥、训练以及大量的先进军备。

俄罗斯方面目前采取战略撤退,把阻力一部分转移到顿巴斯地区,因为他们已经牢牢控制了顿巴斯地区,不能让乌军再反攻到顿巴斯地区。

有观点认为,俄罗斯目前在唱“空城计”,正在诱敌深入,这一分析是否正确,我们还要继续观望。现在已经到9月份,再过一两个月乌克兰就要进入冬天。冬天从来就是俄罗斯的“盟友”,但是,冬天恐怕同样也是乌克兰的“盟友”,因此这场战争预计短期内不会结束,接下来双方恐怕会展开更大的恶战。西方目前认为乌克兰已经取胜,战争已经进入转折点,这个看法恐怕是过于乐观了。

凤凰卫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7 01:15 , Processed in 0.0228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