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home.myoldtime.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已有 149 次阅读2022-7-4 16:57 |系统分类:时政

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凰家看台|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作者|王嘉豪

编辑|梁中明

自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后,两地各类交流愈趋频繁,体育界当然不例外。25年来的香港体育史,也是一段内地和香港不断融合的历史。

凰家看台|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借来的大连球员攻破皇马的球门

2003年夏天,刚刚加盟皇马的贝克汉姆携罗纳尔多、齐达内、菲戈、劳尔、卡洛斯六大巨星开启亚洲行,所到之处万人空巷。8月8日,中国香港联队从大连队借来的战将王鹏和李尧,巧的是,这两人各自攻破皇马大门,使得香港变成皇马亚洲之行3站中丢球最多的地方。

贝克汉姆与香港联队合影

贝克汉姆与香港联队合影

“2003年暑假,港府先后邀请利物浦和皇家马德里来远东踢友谊赛,为非典疫情后的香港提气。但港队于七月首仗0比6不敌利物浦。面对皇马‘6条A’来势汹汹,我便在足总董事局提出,不如邀请大连队的李明和安琦等助阵,虽然有反对声音,但结果联队仅以2比4不敌对手,与银河舰队有来有往、互有攻守,球迷至今津津乐道。”贝钧奇向凤凰网体育回忆道。

年过七十的爱国商人贝钧奇,在香港体坛“百足咁多爪”(粤语里形容一个人活动能力非常强),身兼足总主席、港协暨奥委会名誉副会长等公职,论两地体育交流史,他相当权威。

“近代最经典交流,必数省港杯足球赛,是邓小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亲自拍板,象征国家改革开放,打开南大门;省港杯前,则有公民体育会扮演重要角色,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组织容国团等运动员,与广东交流。”

贝钧奇

贝钧奇

实则在1997年,在贝钧奇从内地引进运动员之前,他自己就曾北上参与体育工作。公民体育会出身的贝钧奇曾担当广东体操和柔道项目名誉领队,率队出战1993年北京全运会。“记得奥运柔道冠军冼东妹吗?她是广东四会人,当年只有十八岁,我看着她长大;广东体操队在当届全运会则历史性连夺五金,同样历历在目。”

香港回归后,两地体育交流不再局限于广东省,造就不少“国援”教练和运动员如雨后春笋涌现香江,曾管理多支足球俱乐部的贝钧奇亦从中出力。

贝钧奇清楚记得:“千禧年代初,国援薪酬相宜、技术又好。正好我与大连有生意来往,乘势便引入当地多位高质素小将,如王选宏曾是公民队头号射手,徐德帅和鞠盈智等后来更入籍,为港队踢国际赛。”

凰家看台|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一个上海人在杰志和港队当队长

“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年,我初来香港读书,那时踢完大学联赛,跟队友到茶餐厅吃饭,却完全听不懂说什么,只好坐一旁陪笑。”跟凤凰网体育交流时,操流利粤语、言谈间又夹杂英语,予人地道感觉的香港队和杰志队双队长黄洋,已经无法让人联想他十数年前还是一位“鸡同鸭讲”的上海仔。

上海申花青年军出身,曾留洋巴西,奈何黄洋始终未能跻上申花一队,只能黯然退役。但后来他参与沪港大学友谊赛再获赏识,香港理工大学邀请他赴港读书和踢校队,从此改变命运。

“老实说,当初南下只想读好书、好好适应英语教学,大学年末出成绩表那天,我的心情比任何一次出赛更颤抖。”

黄洋

黄洋

在大学联赛,黄洋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结果三年后毕业时即获邀加盟职业俱乐部杰志队,首秀时更获首发,在巴克莱亚洲锦标赛大战切尔西,令人眼前一亮。十年过去,年届三十八岁、司职防守型中场的他仍然每场都拼命跑动,场外又进修运动医学硕士和足球教练课程,低调又专业的态度赢得球迷爱戴,获尊称为“黄洋大哥”。

“可能我来港后浸淫了草根足球多年,球迷认定我是非一般国援,对我有好感吧。但国援若要与本地球坛好好交流相处,必须用心融入,我算是香港的自己人了。”

作为大哥,黄洋仍未言退,期待明年为港足出战亚洲杯决赛圈比赛之余,还心系后辈球员发展,他说:“目光要放远些,有机会便尝试往外闯,北上效力内地联赛就是不俗选择。”

凰家看台|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香港运动员逐渐适应北上“揾食”

27岁的梁诺恒便是在中超、中甲闯荡的“香港球员”中的佼佼者。这位港仔本赛季随浙江队升上中超,受西班牙籍主帅乔迪赏识稳坐主力中后卫。他却笑说当初北上,最难适应始终是沟通一环,情况有如黄洋初来港的茶餐厅一幕,有苦自知。

“初加盟时,某次饭后我跟队友说要去‘针炙’,却发音不正误变‘蒸肉’,队友一脸疑惑反问:‘吃不饱吗?’”

不过,梁诺恒小时候曾赴英国布鲁克足球学院受训三年,又曾在广州和梅州踢过球,这些经历助他事不避难。“在广东踢球,队友都说粤语,不算真正北漂。但浙江与香港截然不同,必须真心愿意融入当地文化,才可维持心理健康,交出好表现。”他说。

于是,梁诺恒善用其英语能力以及较容易理解乔迪战术的优势,主动担起外籍教练团和队友的沟通桥梁之外,还与内地球迷打成一片。“不少球迷是在梅州踢球时就关注我的,他们常在微博留言鼓励我,打趣说‘支持你,但对阵梅州时就不了’,好笑又窝心。”

梁诺恒目前效力于浙江队

梁诺恒目前效力于浙江队

北漂浙江,梁诺恒签下的是五年长约,据报转会费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一跃成历年最高身价香港球员。梁诺恒视之为肯定,除了继续努力,还期望未来中超不止他本人、陈俊乐和劳烈斯三张港人面孔。

“以中后卫为例,香港球员自小与外援或入籍前锋对战,受尽磨练;加上在港拥有较多对外比赛机会,视野较广,都是北上发展优势;但最重要还是勇于离开舒适圈,争取在短暂职业生涯,填上最多颜色。”

香港球员北上实现梦想的另一个例子是深圳队的戴伟浚。他已经在2021年入了内地籍,并开始代表中国队效力,是历史上第一位由港籍改内地籍代表国足出战的香港人。尽管很多港队粉丝对此还颇有微词,但戴伟浚的选择未尝不是内地、香港相互融合的一个正面例子——黄洋可以代表中国香港队出战,戴伟浚也可以代表中国国家队出战。

凰家看台|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乒乓球渐成港队优势项目

一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刘国梁邀请港乒和国乒一同合影的温馨画面是两地体育界关系的最佳诠释:场上是对手,场下则是一家人。

刘国梁主动邀请中国香港乒乓球队一起合影

刘国梁主动邀请中国香港乒乓球队一起合影

乒乓球作为国技,港乒亦曾“国援”当道,这当中不得不提及前国手李静。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与另一“国援”球手高礼泽搭档夺得男双银牌,是香港回归后第一块奥运奖牌,“乒乓孖宝”成一时佳话;去年在东京奥运会上,改做教练的李静率本土化的香港乒乓球女队惊喜摘团体铜牌,成就前无古人的成绩。

“你1999年受邀转投港乒,一开始难适应吗?”面对凤凰网体育的提问,47岁的李静却哈哈大笑。

“我是广东人,跟香港特别有渊缘。小时候常南下比赛,又到海洋公园游玩,那里的炸鸡腿又大又香,说起便想吃了。”不同黄洋,李静与香港同声同气,结果他口中的“来港创业”大致发展顺利,直至2010年萌生退意,则另有原因留下执教鞭。

“那时香港乒总和时任会长余润兴,全力支持我到香港浸会大学修读体育管理,为教练生涯铺路。唔使讲嘢(不用说什么),知恩图报就是了。”正好港乒当时锐意培训本土球手接班,2013年上任女队主帅的李静,便每天开始钻研各式战术,又学习与女生相处之道。他苦笑指,改革过程“难到痺”。

“当时香港球手十八岁才会全职,但内地、日、韩小孩七岁已飞跃进步,同时也满布各式赞助。在港乒,本土化是高风险投资,但我们毫无退路。”

港队教练李静

港队教练李静

天道酬勤,近年杜凯琹、李皓晴和苏慧音等香港本土球手崭露头角,一枚东京奥运会女团铜牌终力证本土化方向正确。

作为与香港一直亲近的“国援”球手,东京奥运会期间,李静更是人气急升。事缘李静说话一向自带粤式幽默,直播访问便成为其妙语连珠的“舞台”,留下“波就一场场打,饭就一啖啖食(意指队员应忘记背后,努力面前)”“最紧要多谢我自己(意指教练功劳不应忽视)”等金句,加上他临场指挥激情四射,深深俘虏网民欢心。李哥却谦虚回应:“是传媒朋友畀面而已。”

“南下创业”成绩不俗,但李静从未停步,今年特首选举便毅然成为选举委员,继续全方位为体育发展出谋献策。“

李静最近在思考:内地乒坛拥有颇具规模的黄石训练基地,香港因土地问题难以复制,但为何不另辟蹊径,如政府全面开放废弃校舍,以增加训练场地供应?此外,教练待遇又能否提升?始能吸引更多有能之士来港,有竞争才有进步。”

凰家看台|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沈金康南下30年带出两位冠军

1994年7月4日,前中国自行车队总教练沈金康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当时他只是受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委派南下半年,协助香港自行车队在同年的广岛亚运会上力争前六名,岂料一待便近三十年。

其门生多不胜数,最杰出要数香港首位自行车世界冠军黄金宝,以及两枚奥运奖牌得主、“牛下女车神”李慧诗。

沈金康和李慧诗

沈金康和李慧诗

1980年夏天,沈金康在训练中被货车辗过左腿,顿时血流如注,唯有以后备车胎扎腿止血,虽保住性命却要截肢。但此意外却没打掉沈教练意志,努力转型成教练,前先后任上海队和国家队主帅,锻造了其“魔鬼铁血”的执教风格,绰号“独腿将军”。

“谁跟我工作,一定死”“运动员练到崩溃?有成绩的时候就不崩溃了”“有时队员(在训练场)绕圈绕到弃车而逃,就冲到弯位大哭”这些全是沈教练的过往受访语录,但他的严苛,却成就了香港自行车队的两枚奥运奖牌、五件象征世界冠军的彩虹战衣、二十多枚亚运奖牌……

人脉通全国的沈教练,自然不会忽视他在内地的资源。他习惯将香港自行车队带到位于昆明呈贡的“魔鬼”训练基地,那里位置僻壤且设施简陋,食物又难言美味,加上极高强度训练,每位队员均叫苦连天;但该地位处高原,低氧环境正好适合锻炼耐力,最终换来的始终是感谢和认同。

李慧诗曾在2012伦敦奥运会夺得女子场地自行车竞轮赛铜牌,又在2021东京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场地自行车争先赛铜牌,是继男子运动员黄金宝之后,中国香港又一位取得世界名誉的自行车选手。她还曾代表香港获得2021陕西全运会冠军。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队冠军中国香港队获得亚军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队冠军中国香港队获得亚军

李慧诗曾如是描述跟沈金康在内地训练的经历:“昆明基地就像身处火星,让你远离地球的烦恼,安静过日子。”

2017年起,沈金康兼任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席,别人想的还是如何以技术力压对手,他想的却是如何借用内地和香港的特殊关系,寻求共同进步,更具大局观。

沈金康说:“中国内地每年能举行数以千计的业余自行车赛,但过往一直欠缺组织,我便协助他们整合改革,增强竞争性。同时香港的比赛数量则少得多,这正好让小将有源源不绝北上征战机会。”

凰家看台|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香港人北上效力于全国跳绳推广中心

有“国援”亦有“港援”。跟足球一样,很多内地俱乐部引进了港援,跳绳、榄球和壁球等项目也一样。这些项目上,香港有优势,因而逆向输出人才。

人称Ken sir的郑淦元,曾是香港跳绳队的精英运动员,乘近十年内地锐意大力发展此项目的机遇,他便北上,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全国跳绳推广中心效力。

“跳绳分花式和速度竞技,论前者,两地选手其实均能做出相应动作,只是内地代表在编排动作、协调乐曲较逊一筹。香港队拥有较多出国交流机会,又早与国际评分准则接轨,当然有优势。但内地近年急起直追,在速度竞技方面,顶级选手实力已超越香港。”郑淦元告诉凤凰网体育。

“此外,约十年前,内地跳绳发展还是较目标为本,想出成绩,遂外聘贤能拔苗助长,却忽略了小孩的喜好和吸收能力;香港则祟尚兴趣主导,再循循善诱。但随着内地社会进步,文化推进,他们也逐步了解到‘培养兴趣’和‘激发潜能’的重要性。”

2018年交互绳训练营

2018年交互绳训练营

2012年起经常回内地培训交流的郑淦元,看到了当地跳绳界起初的不足,也看到了近年的进步。“我预感,未来将是内地教练南下助助力。但我们不应因对手突飞猛进而感沮丧,我们追求的应是两地携手推动普及化,以运动影响生命。”这是他对个人使命的自白,更是对香港跳绳后辈的期盼。

新冠疫情之下,郑淦元透露环球跳绳界一度停摆。“但愿疫情逐步远去,那由小规模的教练交流会,到两地选手的大型互访活动,未来便可接踵而来了。”这相信也是其他项目,教练和运动员的最大心声。

凰家看台|25年来,内地和香港如何共筑体育血脉?

香港的击剑成绩已经不输内地

回归祖国25年来,厚积薄发,中国香港体育代表团终于在2021年夏天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拿到1金2银3铜,这个奖牌数超过了香港过去历史上的奥运奖牌数之和。这其中,张家朗的男子花剑金牌是港队的掌上明珠。

这是香港回归中国之后,香港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首枚金牌。毫无疑问,击剑队总教练郑兆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东京奥运会张家朗夺金

东京奥运会张家朗夺金

广东籍的郑兆康,运动员时期曾代表中国击剑队队征战1988汉城奥运会和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退役后郑兆康曾短暂在美国生活4年,而后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的1998年,他又回到香港开始教练生涯。

郑兆康对凤凰网体育回味了去年东京奥运会上的一个环节:赛前香港击剑队订下跻身八强的目标,本来是希望队员轻装上阵。但郑兆康自己预计,女子重剑的江旻憓、男子花剑的张家朗、蔡俊彦和团体赛,都非常有望夺取奖牌。岂料,状态良好的8号种子江旻憓,在女子重剑个人赛八强战就铩羽而归,负于俄罗斯选手而遗憾出局。

究竟哪里出了幺蛾子?郑兆康想来想去。他发现,江旻憓每仗过后都去到混合区,像知心姐姐一样为各方记者记者解答疑问,对外界极为友善,可能从中分散了注意力。这就是问题所在。

于是在男子花剑花个人赛当天,郑兆康郑重地与队员和媒体记者“约法三章”,希望等每位选手打完最后一场比赛过后,才进行访问。“少年剑神”张家朗没有背上思想包袱,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男子花剑项目中成功夺金。

你很难说郑兆康是不是从他过往在内地的严苛的内部管理经历中吸取了养分。总而言之他的击剑队成功了。东京奥运会过后,“少年剑神”张家朗瞬间成为广告商宠儿,是不少年轻剑手的偶像。

香港击剑成绩近些年冒起飞快,除了张家朗在男子花剑收获香港回归后首块奥运金牌外,被内地网友称为“击剑界林志玲”的江旻憓也曾登上女子重剑世界第一,佘缮妡和郑铁男等击剑新星则先后拿到世青赛冠军。

这些成绩对香港击剑运动的发展无疑会有促进作用。事实上,近年来香港民间击剑俱乐部由十年前仅有十所,增至现时约三十所。群众体育和精英体育相辅相成,东京奥运会后的“金牌效应”非常惊人,郑兆康甚至收过一些俱乐部的求救讯息,直言教练不够用,盼着他帮忙寻觅人才。

香港击剑总教练郑兆康

香港击剑总教练郑兆康

郑兆康出任击剑港队总教练已长达十一年时间,在那之前,郑兆康担任的是香港轮椅击队教练,带队出战三届残奥会收获了15块金牌。2010年年底,香港击剑总会鼓励他应征香港击剑队总教练一职,获聘的他在制度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当年香港轮椅击剑队能与欧洲对手匹敌,但健全人成年队的成绩却未如理想,郑兆康发现是选拔机制和训练系统出问题。那时候,教练认为哪位队员有能力,这位队员就可以代表香港出赛。郑兆康改变了选拔制度,运动员此后要努力跟随选拔制度、赚取积分、出席率达标、保持良好纪律,严格挑选出来的教练团队会从旁辅助运动员。事实证明,这样的改革下,队员的训练质量和团队气氛越来越好。

经过多年默默耕耘,从亚洲比赛到世界大赛,香港击剑队终在东京奥运会上给了全港市民一个好交待。

郑兆康不认为香港剑坛的威风会是“昙花一现”,他希望的是,击剑队辛苦建立的体系在未来可以继续完善,以使后继有人,行稳致远。

巴黎奥运会还有2年的备战期,中国香港击剑队或许还能创造更大的奇迹。

凰家看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5-19 02:25 , Processed in 0.0264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